瀛洲河河道清淤過半
昨日下午,記者在鼓臺水系綜合治理項目瀛洲河的施工現場,見到了一個直徑6米,高度也接近6米的“大家伙”。市水務集團瀛洲河河長邱浩告訴記者:“這是由水泥澆筑的沉井,用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讓它沉到河岸邊6至8米深處。隨后,就可以開始鋪設截污管道了。”
瀛洲河北接打鐵港,南至江四閘,長度約1.1公里。在工地上,記者見到了許多直徑約1米,長度逾6米的截污管道。要鋪設這些成型的直通管道,沉井就派上用場。在截污管道需要調整方向,或者大小口徑不一的截污管道要連接起來的時候,沉井能起到過渡和接駁的作用。直徑6米的沉井內部,還是工人的作業平臺,可以深入地下鋪設管道,還能用于將來的管道檢修。
“鋪設截污管道時,會遇到沿河的一些古建筑。為了不開挖地面,不影響建筑風貌,我們采取頂管施工,這就必須使用沉井。”邱浩介紹。
據介紹,瀛洲河西岸計劃建設4個這樣的沉井。沉井建設完成之后,施工方就可以鋪設瀛洲河西岸的截污管道。完工之后,將新建一條直徑1.4米的截污干管,從瀛洲河通到光明港泵站,預計明年底前可以全部建成。
施工現場,工人正忙著拆除圍堰。“瀛洲河的清淤工作已完成過半,現在要拆除部分河道的圍堰。”邱浩說。
邱浩告訴記者,瀛洲河的治理,清淤、截污、人工增水造流都要上。通過河道清淤,消除了現有的污染物;通過截污管道和污水提升泵站的建設,讓河流兩岸的污水不流入河中,而是進入污水管網,得到收集和處理;通過在河口新建液壓壩,抬高河口水位,增加分水流量,再通過曝氣推流器人工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