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14條內河全面推行河長制
達道河旁立有“河長公示牌”。
達道河河長陳云帆(右二)與區河長辦工作人員正在巡河。
臺江區高度重視推行河長制工作,該區河長制辦公室今年4月成立,下轄的10個街道相應成立了街道河長制辦公室,確立區、街道兩級河長管理閩江流域臺江段及轄內14條內河的工作模式。該區河長制運行管理情況如何?記者日前進行了實地走訪。
河道專管員
每日巡查每月上報
日前,記者來到達道河,只見一旁地鐵達道站C出口邊顯著位置立有“河長公示牌”,上面有河道介紹、河長職責、區級河長和街道河長的辦公電話以及監督電話。每面牌子都有編號和二維碼,可掃描查到相關信息。
當日,后洲街道主任兼達道河河長陳云帆帶著河道專管員正在巡河。在透龍街盡頭,他們發現有污水排進河道。他們很快把情況上報給區河長辦,并通知內河治理施工方以方便截污處理。
陳云帆介紹,街道聘請河道專管員進行日常巡視監管,街道河長每周要巡查1次。河長辦有相關規章制度,區里要求每個河段都要配備《河道專管員巡查記錄本》,每月上報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的問題。
兩級河長辦還設立河長制宣傳欄,組織志愿者等積極參與巡河、護河行動,每季度開展一次活動。
排查內河污染源并聘請監督員
記者從臺江區河長辦了解到,臺江從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四個方面,根據各條內河實際情況,整理出了臺江區河流負面清單,列出每條內河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具體情況給出整改預計完成時間。
據臺江區河長辦副主任宋白樺介紹,該區已啟動內河水系污染源排查工作,將排入內河的污水分為餐飲業廢水排放、洗車業廢水排放、醫療廢水、工業廢水等四類。針對餐飲業普遍存在的廢水直排現象,臺江區要求每家餐飲店安裝隔油池,將水油分離;對無證餐飲店,協同相關部門進行查處;對沿岸部分洗車店未安裝沉淀池的,將采取措施督促其盡快安裝。
臺江區還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治河護河工作。本月初,該區河長辦聘請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3名作為河道監督員,并向他們頒發了聘書。“今后還會聘請新的監督員,不斷壯大社會監督力量,讓更多市民參與到監督河長制工作中,營造社會監督、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宋白樺說。
“一河一檔一策”
據介紹,根據省、市河長辦“一河一檔一策”工作指導要求,臺江區河長辦聯合各街道,已對閩江(臺江段)以及白馬河、東西河、茶亭河、大慶河、光明港、光明港一支河、光明港二支河、達道河、三捷河、瀛洲河、紅星河、晉安河、瓊東河、打鐵港河等14條內河進行摸底。
臺江區河長辦給出全區河流名錄,已委托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負責編制該區“一河一檔一策”,信息包含每條河流名稱、上一級河流名稱、河流長度、流域面積、流經街道、水質現狀、水質監測建立情況及分布、污染源概況等。
下一階段,臺江區河長辦將繼續補充完善各項資料,配合編制單位盡快完成河流檔案編制工作,助推水系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