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由著名慈善家曹德旺捐資4億元興建的福州市圖書館新館(德旺圖書館)正式開館。這座目前擁有100萬冊藏書、3000個閱讀座位的現代化圖書館,將為市民打造一處嶄新的標志性文化場所
作為福州市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一大成果,福州市圖書館新館的落成并投入使用,是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成功實踐。以新館開館為契機,福州市啟動了第一屆書香文化周,為讀者準備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品質更好市校合作新平臺
新館坐落于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現有館藏圖書100萬冊、閱覽座位3000個,是福州市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福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在開館儀式上,曹德旺被聘為終身榮譽館長。
創建于1959年的福州市圖書館,因故幾易館址。1995年,福州市圖書館遷入廣達路茶亭公園南側;2007年6月,因茶亭街改造,又搬遷至五一南路265號(原福州市第三印刷廠)過渡;今年12月才搬入現址。新館開館后,為了提升辦館水平,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福州市已經特別成立了“福州市圖書館專家咨詢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朱強、福建省圖書館館長鄭智明等被聘為專家。
福州市圖書館被譽為中國人民大學與福州市“校地合作”的成功案例和重要示范——2013年10月和2015年5月,雙方兩次簽訂全面合作協議,由中國人民大學派遣專家人才支持福州市圖書館建設,在制定發展規劃、培養專業人才、實現資源共享、構筑服務體系等方面對福州市圖書館予以支持。因此,新館的館內規劃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專業人員負責完成的,保證了新館的高品質。
此次,福州市圖書館的館長由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秘書長宋姬芳擔任。由業內資深人士出任新館“掌門人”,亦是“校地合作”結下的碩果。
“以福州市圖書館新館為平臺,中國人民大學和福州市今后將在科學研究、人才引進、學生實踐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未來將取得更多更豐碩的成果。”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說。
功能更全新老讀者齊點贊
按照規劃,福州市圖書館將借鑒國內外先進圖書館管理經驗,將新館打造成為福州的信息中心、學習中心、文化中心、人文教室、市民書房和創意空間。
市民書房的理念得到很多讀者的認可。記者在館內看到,因為新館的位置在閩江邊,透過落地窗可以直接眺望江景、感受冬日溫暖的陽光,所以開館第一天就吸引了很多市民坐在窗邊認真閱讀。“像一個大大的陽光書房,在這里讀書感覺特別好。”一名讀者高興地說。
59歲的王幼彬是福州市圖書館的老讀者。20多年來,福州市圖書館幾經搬遷,他一路跟隨。為了滿足借書需求,他在新換的讀者證里充了最高額度的500元押金。“新館規模大、設施新,我從一樓逛到十樓,發現圖書增加了很多。”王幼彬說,自己對非遺、民俗等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一般10天左右就會到圖書館借閱一次,“我在新館的七樓、八樓看到很多閩都文化類書籍,收獲特別大,準備給女兒也辦一張卡,帶她一起來讀書”。
二樓是少年兒童的知識海洋,寓言故事、精彩繪本、經典文學作品等圖書吸引了很多小讀者。“孩子剛滿兩周歲,平時愛看繪本。”帶著女兒來讀書的市民胡捷說,自己2015年從杭州來到福州定居時,第一個想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因為我小時候常被父母帶到圖書館過周末,習慣了圖書館的文化氛圍,圖書館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打算早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看到新館中設置了專門的少年兒童閱讀區,有很多繪本可以念給她聽,一下子感覺到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幸福感”。
服務更優 文化活動成常態
一樓的多功能廳里,“榕圖大講堂”開講,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陳章漢為讀者帶來了一場“賦里閩都”文化講座;二樓的展廳里,林則徐家風展吸引了很多讀者駐足觀看;四樓時不時響起一群孩子的歡呼雀躍聲,原來是小學生在排隊參加朗讀亭活動和AR、VR現場體驗……從一樓到十樓,剛剛開館的福州市圖書館新館處處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以新館開館為契機,福州市啟動第一屆書香文化周。12月5日至11日,館內將舉行“榕圖大講堂”、中文圖書你選我購、“書籍的歷史”圖片展、林則徐家風家訓展、高科技互動體驗、福州市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經典電影鑒賞、茶文化展示、畫家筆會、宣紙展、福州市非遺精品展、福州族譜展及殿試卷展等18場活動,充分滿足讀者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一系列文化活動,讓圖書館不再是單純的靜態閱讀場所,而成為一處內涵豐富、能提供全方位文化體驗的嶄新空間。“我們專門設置了閩都非遺館、閩茶品鑒館、視聽體驗區、多媒體鑒賞室等特色功能區域,讓讀者能在館內獲得長期的豐富文化體驗,爭取趕超國內先進、打造榕圖品牌。”福州市圖書館負責人介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