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領,金斗社區走出治理新路
金斗社區“樂媽”們在社區活動中心學習油畫創作。
身邊人講述十九大精神,“五事工作法”解決群眾難題,項目化打造黨建品牌……臺江區洋中街道金斗社區黨委堅持“紅色引領”,以“社區對居民‘有求必應’,居民對社區‘一呼百應’”為目標,走好社區治理創新之路。
金斗社區服務站里有一面墻,記錄著數10名社區黨員代表的心語。“人老心不老,離崗不離黨。”留下這句話的是陳傳榮,今年85歲的他,退休后就在社區參加志愿服務。老黨員陳世雄的留言是:“我們要為黨貢獻余熱、奉獻終生。”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陳世雄用福州話,結合身邊故事講解十九大精神,為社區黨員群眾上了一堂接地氣的黨課。
近日,這些黨員們又“閑不住”了,他們自發制作富有“蝦油味”的剪報,將紅色講堂建設貫穿于“線上”“線下”,讓十九大精神更好深入社區。
“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這是十九大報告中,讓陳艷深有感觸的一句話。作為金斗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陳艷帶領社區黨委,積極發揮“紅色引領”作用,以“五事工作法”引導居民投身社區治理。所謂“五事”,即聽群眾說事、讓群眾議事、幫群眾理事、向群眾曬事、邀群眾評事。
這段時間,金安公寓居民籌劃著加裝電梯,然而因意見不一、手續不熟出現了卡殼。社區聽說后,在前幾天召集金安公寓居民,舉行無物業小區加裝電梯民主協商會。會上,社區還邀請了電梯公司、專家等為居民答疑解惑、梳理流程。協商會后,加裝電梯的工作逐漸走上正軌。昨日,家住金安公寓1號樓的鄭先生再次來到社區。目前,他所在單元加裝電梯進展順利,已經征集到大部分業主的同意,僅剩一名身在異地的業主,要請社區幫忙聯系。“理完這些事后,我們就要將具體工作進行公示,大家共同監督推進。”陳艷說。
“社區治理需要多元參與。”陳艷說,社區黨委從2015年起就以“三社聯動”為基礎,整合共建單位、社會組織、轄區企業等多方資源,探索黨建項目化。過去兩年開展的“鄰里互助”和“垃圾不落地,文明添福氣”志愿服務項目,改善了高空拋物現象,拓寬了小區道路,增加了活動室,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機。
今年,針對社區內有不少全職媽媽的特點,金斗社區又定制了“樂媽”項目。“我們鼓勵全職媽媽自主策劃活動,社區黨委、社工們來配合,搭好舞臺請她們來‘唱戲’。”陳艷告訴記者,“樂媽”項目已開展烘焙、繪畫、親子、義工等活動超100場,受眾達1800多人次。
每場活動后,社區都會收到來自“樂媽”們的點贊。“雖然是全職媽媽,但大家的生活都很豐富,這得歸功于社區的堅持。”黨員“樂媽”林峰說,原本以為“樂媽”項目只是小打小鬧,但在社區黨委、高校社工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樂媽”加入,活動也愈發豐富。
“活動體驗非常棒,還增進了鄰里情。”居民王靜思說。原來,在每場活動開始前,“樂媽”們還會進行一些“破冰”小游戲,讓以往相見不相識的鄰居熟悉對方。這讓不少居民感受到了黨組織和社區的溫暖。如今,孩子沒人帶,馬上就有“樂媽”伸出援手,遇到糾紛,定有熱心居民上前化解。
3年來,通過黨建項目化,金斗社區有效聯結了社區各類組織,吸引大批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參與社區治理與服務。
明年,金斗社區還將推出“益動”社區項目。“這是針對社區困難群體的微創投,由社區黨委引領轄區內的社會組織,認領困難群體的幫扶項目。”陳艷說,他們將持續挖掘各類資源,引領更多的居民參與服務社區,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建美好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