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 兩個涉水民生項目動建
東南區水廠工藝改造項目動工。
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臺江區獲悉,福州市東南區水廠工藝改造工程和晉安河口直排閩江通道工程昨日動建,并計劃于2019年底完工。隨著這兩個民生項目建成,城區供水壓力和內澇現象將得到緩解,進一步增進社會福祉。
據介紹,東南區水廠工藝改造工程項目業主為市自來水公司,水廠位于鰲峰洲大橋旁,生產規模為日供水15萬立方米,主要擔負臺江片區用戶供水任務。
“水廠建于1987年,原來的處理工藝陳舊,抗水質變化和沖擊負荷能力較差。”東南區水廠工作人員介紹,對此,水廠在2011年至2012年進行深度處理凈水工藝改造。然而,原凈水工藝相對落后,與深度處理凈水工藝匹配度較差。為此,在確保安全供水、集約用地的前提下,按照“低成本、高回報”的原則,東南區水廠決定進行工藝提升改造。
工藝改造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凈水廠改造和新建生產綜合大樓。其中,凈水廠包含預臭氧接觸池1座、高密度澄清池1座、翻板濾池1座、清水池兩座、加藥間1座、生產綜合大樓1棟。生產綜合大樓主要包含凈水廠配套的管理用房、生產設施用房、輔助設施用房,同時預留用于超濾處理構筑物、智慧水務等遠期建設的空間。新樓將集合國家級水質監測中心、水務調度中心、便民服務辦事大廳、管網維護、搶修等功能。
“水廠工藝改造一舉多得。”東南區水廠工作人員表示,通過改進處理工藝,可加強水廠應對原水水質變化的能力,提升出水水質,滿足市民安全供水的需要。同時,工程采取邊生產邊建設的方式,騰出用地用于排泥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提高土地利用率,最大程度地保證不間斷生產。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市東南區水廠工藝改造完成后,將成為我省現代化水廠的示范性工程。
同期開工的晉安河口直排閩江通道工程,計劃在紅星地塊至排尾路新挖河道、壓力箱涵,穿過排尾路、江濱路及閩江防洪堤,新建水閘、泵站。建成后,可以每秒80立方米的流量,將晉安河澇水直排入閩江。工程增加了光明港和紅星排澇站的閘前河道庫容,可起到改善出水條件、減輕光明港排洪壓力的作用,從而減少城區內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