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志愿者”錢宏偉: 23年如一日的公益情懷
“最美志愿者”錢宏偉。
人物名片
錢宏偉,男,1976年7月出生,退伍軍人,中共黨員,曾獲評南京軍區空軍“十大杰出青年”、中華慈善獎、福建省首屆八閩慈善獎、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第四屆福州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等榮譽。從1995年起,每月不間斷地助學助困,建立“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已幫扶困難群眾12800余人。參加志愿服務時間近24840個小時,個人義務獻血26次10400毫升。參加道德講堂和黨的惠民政策宣講活動230余場,聽眾達125670余人。
“你的每次捐款,不僅能解燃眉之急,也讓愛與關懷在社會流通……你讓人確信,善良仍是新時代里、新征程上無盡的寶藏。”這是2017年度福建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發布會上,組委會對“最美志愿者”錢宏偉的頒獎詞。錢宏偉是福州市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也是“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創始人。身為一名普通工薪階層,錢宏偉23年如一日熱心公益,幫扶群眾達上萬人。
初心:因貧困而輟學,
不愿他人步后塵
1976年,錢宏偉出生在安徽淮北的一個偏僻農村,父母省吃儉用,堅持讓他上學。從小學到中學,錢宏偉拼命讀書,成績名列前茅。1994年他如愿考上重點高中。然而,高中開學僅一個多月,母親關節炎發作了,原本貧窮的家花光了所有積蓄。錢宏偉不得不輟學,挑起家庭的重擔。
“當時,如果有誰能站出來資助我幾十元該多好,我就有書讀了。”錢宏偉說。
1994年12月,錢宏偉參軍來到福建,助學助困之路也由此開始。1995年的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中國青年報》刊登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照片,想起自己輟學的經歷,突然感到心酸。錢宏偉隨即從當月38元津貼中拿出10元,寄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身邊人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錢宏偉說:“這得益于父母的教誨,也因為自己曾因貧困而輟學,不愿他人再步后塵。”
感悟:積少成多,
人人都能做公益
1995年起,錢宏偉便從自己每月38元的津貼里,省出10元、15元、20元,寄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1997年,甘肅康樂縣景古鄉的線維海因家中遭受水災,學業難以為繼,錢宏偉資助他6年,直到他考上大學;2011年,轉業到福州后,錢宏偉又開始關注殘疾人、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等困難群體,為他們捐款捐物,并結對幫扶。
在錢宏偉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一本厚厚的文件夾,里面裝滿了每一筆愛心匯款的收據和愛心助學的申請表。
其實,現在錢宏偉的家境也并不寬裕,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負擔不小。錢宏偉雖然工作穩定,但與其他工薪階層一樣,資金有限。錢宏偉的岳母身患疾病,年滿9歲的小孩已讀小學三年級,妻子只是小學代課老師。
“積少成多,人人都能做公益。我做公益,收獲的是快樂和幸福。”錢宏偉說,只要心跳還在,就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必等到腰纏萬貫,哪怕是綿薄之力,
也會給他人帶來溫暖”。
收獲:4萬多人加入公益隊伍
作為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監察室副主任,錢宏偉幾乎每天都扎在臺江區水系征遷、舊屋改造的項目現場。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深入福州大街小巷和閩侯、連江、仙游、連城縣等地,堅持公益之路。
“我平均每天花兩到三個小時做公益。”錢宏偉說,這些時間都是從“8小時”外擠出來的。上班日的中午和晚上,以及雙休日都是他參加公益的主要時間。
令錢宏偉倍感欣慰的是,9歲的兒子在他的潛移默化下也有了公益的概念。有一次,錢宏偉騎共享單車趕到學校接兒子放學,情急之下未將單車擺放在停車線內,結果被兒子拉住,要求重新停放,還說“你是道德模范,理應帶頭停好共享單車”。
為了讓更多人一起投身公益事業,錢宏偉建立了由4萬多名志愿者組成的“愛心團隊”,還設立了“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長期以來,錢宏偉通過整合身邊資源,號召退伍戰友、身邊同事、歷屆道德模范等愛心人士加入隊伍。
說起錢宏偉,福建師范大學原校長李建平說:“錢宏偉以微薄的收入,長期資助貧困生,雖然能力有限,但精神很偉大。”省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董啟清則表示,如果人人都能像錢宏偉那樣做公益,慈善公益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