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 立足民生福祉 打造宜居福地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涉及“民生”的關鍵詞句直抵人心。
過去一年,臺江區精耕社會事業發展,一個個補短板惠民生的項目加快上馬、竣工,不斷傳遞“民生溫度”,持續增進百姓福祉。
整治后的三捷河已基本消除黑臭。
福機新苑老年服務中心。
社區居民在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工作服務站體檢。
紅星及周邊地塊舊改項目涉遷居民抽取選房順序號。
景觀亮化工程讓中亭街流光溢彩。謝貴平 攝
光明港公園休閑步道一期向市民開放。
宜居建設,提升城區品質
“舊改讓生活有了新盼頭!”市中心面積最大連片舊屋區之一的紅星及周邊地塊傳來了陣陣歡笑。家住瀛福小區的“老臺江”劉發旺說,經過這次舊改,他已經預見居住環境會越來越好,堅定了在臺江養老的決心。與此同時,曙光路、華通天香日化廠地塊等12個征遷項目也圓滿完成,太平汀洲等征遷遺留地塊全面交地,全年實施房屋征收145.5萬平方米、涉遷群眾11937戶。
這只是臺江區加快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一部分。隨著水系綜合治理工作高效推進,臺江區在全市率先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第一批水系征遷交地任務。三捷河畔繁花綴途,紅星河與光明港二支河交匯成景,新年伊始,包括大慶河(臺江段)、達道河、打鐵港河、光明港二支河、三捷河、紅星河、瀛洲河在內的7條內河成功脫去了“黑帽”。
河岸上也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光明港公園休閑步道一期、閩江北港駁岸整治一期工程鰲峰大橋至九孔閘(臺江段)景觀建設工程全面完工,3處串珠公園建成開放。預計春節前竣工的光明港生態體育公園全長6.5公里,讓群眾充滿期待。
此外,承載著居民出行需求的道路有了新進展,洋中路、蘭花路等14條市政道路均已完工。全區新增900個公共停車泊位,進一步緩解了停車難題。
統籌規劃,均衡教育發展
2017年秋季開學,福州市雙虹小學這所百年老校重煥光彩。只見百年前的雙虹書院舊貌換新顏,校園環繞綠樹紅墻,書院拱門大氣端莊,國風校服儒雅精致……學生家長張榮華形容:“孩子走進濃濃民國風的書院拱門,就如同走進了啟智的大門。”
一期改擴建工程讓雙虹小學從一所薄弱校提升為一所窗口校。正在籌備的二期工程還將增加學校用地,建設多功能教室和新教學樓,今后招生規模將逐年擴大。
為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臺江區不斷完善校園基礎設。去年,外貿職專通過全省達標校評估,鰲峰學校新建工程正式動工,育智學校加固及附屬設施改造全面完成;臺江區第二實驗幼兒園順利通過省級示范園評估,寧化園、鳳樂園、福機限價房配套幼兒園改擴建工程基本完工,新增學位510個。
深化改革,打造健康臺江
“病有所醫”是百姓福祉的又一要義。去年4月,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辟家庭醫生工作服務站,讓8000名簽約居民享受到了便利。
午后,家住福瑞社區的劉品生夫婦來到家庭醫生工作服務中心,在自助體驗區檢測了各項健康指標。“這里的醫生護士把病人當親人,值得點贊!”年過7旬的劉品生對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贊不絕口。“我常年吃藥,以往去醫院要排隊,費用也高,現在可不同了。”劉品生說,簽約了家庭醫生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地為他進了指定藥品,醫保報銷比例還提高,好處是實實在在的。
去年,瀛洲、寧化、鰲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評“全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中瀛洲、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功蟬聯“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全市僅有的兩家。臺江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在其他方面也得到體現:義洲、茶亭、鰲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改造,“健康小屋”“健康廚房”“慢病俱樂部”等特色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全面推廣。
政企攜手,推進老有善養
在老有所養方面,臺江區以孤寡失助老人為重點,推動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協調發展。
位于臺江區福機新苑10號樓的福齡金太陽——長者照護之家,是福州首家由政府與企業聯辦的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在這里,老人們有的兩兩對弈,有的瀏覽網頁,有的結伴足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開業第一天,我就來了!”家住附近的朱碧貞今年66歲,一有時間,她就約上三五鄰居,到服務中心里享受午后時光。服務不僅限于這個600平方米的空間內,日間照料中心還提供托老、居家養老、康復護理、配餐送餐、家庭醫生簽約上門等服務。
新港苑也在加快建設居家日間照料中心,打造“嵌入式”社區養老模式。此外,5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已完成了提升改造。臺江區還在養老和醫療服務融合方面開啟了探索,將醫療服務延伸至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目前,兩家養老機構已與醫院建立簽約合作和服務機制。
2018年,民生短板加快補齊
2018年,民生發展進入新時代,人民生活站在新起點。一份補短板的時間表,擔起“更高水平”的民生重任。
高標準推進城區有機更新,到2020年,臺江區將基本完成城區連片老舊住房改造。今年計劃整治30個老舊小區,提升蒼霞新城等10個住宅小區。臺江持續添綠,全面完成18個串珠公園建設,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制,加快推進水系綜合治理,完成光明港一支河、二支河等14條內河水質和沿岸環境改造提升,實現“水清、河暢、路通、景美”。計劃新改擴建隆平路橋、太平汀州縱一路、太平汀州橫一路等10條道路。增加600個公共停車泊位,城區行車更加通達。
嚴要求改善校園基礎設施,啟動外貿職專、臺四小、交通路小學等7所學校改擴建及新建工程,探索推進“普惠制”學前教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全方位深化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聯體建設,進一步提升家庭醫生簽約率。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啟動區疾控大樓、瀛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中醫健體培優工程,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標準化建設,持續鞏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成果。
多層次構建養老服務體系。以紅星地塊建設啟動為契機,加快區社會福利中心建設,計劃2020年建成投用。同時,進行第二輪政府購買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力爭在今年提前全面完成10個照料中心建設任務,實現照料中心全覆蓋。
新的圖景已經繪就。臺江區正凝心聚力、奮力拼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續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