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民房拆除完畢
備受關注的臺江區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迎來新進展。記者昨日從臺江區獲悉,目前,該項目涉及的居民戶房屋3000多棟已全面搬遷拆除完畢,拆除總建筑面積達96萬多平方米,征收進入最后掃尾階段。
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是目前我市二環以內體量最大的舊屋區改造項目,征收涉遷總戶數7858戶,征收房屋總面積約100.3萬平方米,于2017年9月18日正式啟動征收。
“終于等到這一天了!”原來家住紅星新村的郭大姐道出了許多涉遷戶的心聲。該地塊雖地處中心城區,地塊內卻是民房、舊預制板結構新村、工業倉儲、單位宿舍等混雜,房屋密度高、人口密集,公共配套設施明顯滯后,群眾舊改呼聲非常強烈。
排尾小區的陳金伙一家11口人擠在109平方米的舊屋里,洋中里的劉瑞花一家每到臺風天就提心吊膽……在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中,像他們這樣居住密度高、又期盼改善住房條件的家庭不在少數。
7858戶,如此重的征收工作,要如何科學、高效實施?“科學征遷、合力征遷、高效征遷、陽光征遷、溫情征遷”的“五位一體”和諧征收是臺江區給出的答案。
臺江區副區長朱騰告訴記者,該地塊被劃分A、B、C、D四個片區,由區四套班子各包一片。全區10個街道近500名干部職工組成20余個工作組,全部壓到一線,深入居民戶和轄區單位,進行宣傳動員,形成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
無論是正在閩侯住院的89歲涉遷老人,還是在武夷山服刑的涉遷房屋產權人,只要群眾有需要,征收工作人員總是排除萬難為他們提供上門服務。“我們希望通過上門服務,讓那些有困難的群眾了解政策、解除疑慮,真正信任我們,從而推動征遷工作開展。”朱騰表示。
正是在“五位一體”征收的推進下,截至目前,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已搬遷7852戶,搬遷總人數達28767人。其中涉及的居民戶房屋已全面搬遷拆除完畢,僅余6家省、市屬單位產仍在抓緊協調之中。
據介紹,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地塊涉及行政辦公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社會福利用地、水系用地、城市道路用地等共321.15畝,可用于建設安置房用地443.85畝。按市規劃局最新規劃,可建安置房70多萬平方米。
“該舊屋區改造及后期開發不僅可改善區域內群眾生活居住條件,更可以進一步發展高端商貿產業,打造臺江新的商業中心及新興城市綜合體。”朱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