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征遷故事
征遷干部陳穎
笑對冷面孔 不怕閉門羹
7月3日,陳穎就任茶亭街道福德社區黨委書記。從副主任到黨委書記,這段“升職記”是在紅星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一線實現的。
項目一啟動,茶亭街道征遷工作組小組長、黨員突擊隊隊員陳穎就走街串巷,把服務送到群眾家中。“上門服務”的范圍可不僅局限于紅星及周邊舊屋區。
簽約期到了,但涉遷戶劉融萍正在福清坐月子。“別急,我們來想辦法。”電話里,陳穎安撫道。陳穎和工作人員專門坐車到福清,將協議書送到了劉融萍面前。“你們真的把工作做到家了!”順利簽約的劉融萍如是說。
得知家住排尾新村的翁凱正在住院,陳穎又拿著合同去了醫院。“為了配合我們的時間,她下班了還把合同送來,處處替我們著想。”翁凱的女兒說。
這樣的上門服務陳穎跑了不少。“作為黨員,哪里有困難,哪里就要有你的身影。”陳穎認為,多跑幾趟腿,困難總能克服。面對不配合的群眾,她更是“笑對冷面孔,不怕閉門羹”。
征遷戶任懷斌
告別舊屋區 住上電梯房
給房子裝上中央空調,68歲的任懷斌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天。
“再有個半月,我們的新房就裝修好了,到時候請大家來做客!”談到新家,任懷斌樂開懷。
舊家在排尾新村的任懷斌見證了紅星及周邊地塊50多年的變化,也經歷2次舊改。20世紀90年代,任懷斌住在10多平方米的小木屋里,就怕哪天“火燒連營”。第一次舊改,任懷斌一家住進了70多平方米的新村房里。
一聽說再次舊改,任懷斌就點頭答應了。聽過工作人員對征遷政策的解讀后,任懷斌選擇了異地安置,為一家6口換來了一套135平方米的電梯房。
“從小木屋到新村房,現在又住上電梯房,房子一次比一次寬敞,生活更上一層樓了!”任懷斌說。如今,任懷斌每天都要去新房裝修現場監工,雖然又熱又辛苦,但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跟任懷斌一樣開心的還有許多人。老房換新房,小房變大房,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正是紅星及周邊舊屋區舊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