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草根”同臺 藝術雅俗共賞
濱江百合舞蹈隊正在排練。
“來,我們把這個《最炫民族風》的舞蹈再排練一遍,大家注意動作的整齊性與表現力。”昨天雖是周日,但位于學軍路的臺江文化館依舊如常開放,當記者來到6樓的舞蹈排練廳時,只見濱江百合舞蹈隊的10余名隊員正在排練,負責人張美芳告訴記者:“第5屆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又要舉行啦,我們正在為藝術節表演進行準備。”
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迄今已成功舉辦4屆,經過臺江文化部門的精心培育,現已成為臺江區人氣最高、最接“地氣”的公共文化品牌之一。讓普通百姓不僅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而且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率與活動的有效率,增強了群眾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
臺江文化館館長陳華告訴記者:“相比于其他高大上的藝術節,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更加注重親民性、大眾性和公平性。藝術節注重群眾的參與性,每屆社區文化藝術節除了邀請省市優秀專業文藝團隊,還會面向‘草根’文藝達人、隊伍選拔節目。”
濱江百合舞蹈隊是一支由各行各業退休女同志組成的業余舞蹈隊,隊員退休前,有的從事紀檢工作,有的從事教育工作,幾乎與文藝沾不上邊。10年前舞蹈隊成立時,隊員通過影像資料學習、排練舞蹈節目,沒有固定的排練場所,街邊、公園便是她們的排練場,一遇刮風下雨,排練就得取消。
“現在不一樣了,臺江文化館不僅為我們無償提供帶有落地鏡的排練廳,還定期派出專業老師給我們指導,讓我們的舞蹈水平大大提高,有機會登上社區文化藝術節的舞臺,為我們提供了展示、學習、提高的平臺,大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大家越跳越精神!”舞蹈隊另一負責人顏湖萍高興地告訴記者。
臺江文化館副館長吳靜告訴記者:“每屆藝術節前,我們還會通過網絡平臺,免費向群眾提供門票,并增設培訓課堂等,讓社區居民更加便捷參與家門口的文化盛會。”
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基本在6月至10月舉辦,每屆舉辦近10場活動,如第4屆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便舉辦了9場活動,其中有民族器樂專場音樂會;有西洋風格的爵士樂、小提琴、管弦樂、電子雙排鍵音樂會;還有風格獨特的主題音樂會,群眾可在藝術節期間集中享受文化藝術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每屆藝術節,還會穿插開展特色講座、公益展覽、專題研討會等多種公共文化服務,涵蓋音樂、舞蹈、美術、非遺等方面。在社區文化藝術節中,既能看到活力四射的廣場舞大媽,也能欣賞到高雅音樂會;既能隨著炫酷的爵士樂擺動身體,又能在陳文龍信仰與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上專注研讀歷史,可謂動靜相宜、雅俗共賞。
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4年來,節目越來越精彩、參與人數越來越多,不僅吸引了廣大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還獲得了省市著名文化藝術界專家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福建省水之聲合唱團、胡丹小提琴弦樂團、FEVER爵士樂團等知名團隊也參與到臺江社區文化藝術節的活動中。張含弓、梅叢笑、吳麗娜等著名音樂家在藝術節中多次對演出團隊進行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