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 優化營商環境 擁抱數字經濟
臺江,便利的交通,濃厚的商業氣氛,一直都是商貿聚集的地方,素有商業黃金地、聚寶盆之盛名。隨著數字經濟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重要驅動力,如何讓企業更好地擁抱數字化轉型,共享數字化帶來的紅利?
臺江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緊緊圍繞轄區企業和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突出問題,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為抓手,大力營造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大力提升吸引和服務企業的能力水平,騰訊眾創空間、知魚科技、福建朝陽網等一大批數字化企業勇立數字經濟時代大潮的潮頭。
騰訊眾創空間。記者池遠 攝
海西科技金融大廈。記者池遠 攝
福建朝陽網電子商務公司利用網絡銷售積極轉型。
記者池遠攝
擦亮金字招牌 引來“知魚”暢游
企業特別是有潛力、有前景的績優企業愿不愿意來投資,關鍵看一個地方的發展氛圍濃不濃,營商環境好不好。
臺江區委、區政府突出企業需求導向,堅持貼近企業實際,強化政務服務水平,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提高各類市場主體對營商環境的滿意度,積極構建國際化企業的生態環境。
栽下梧桐樹,自然引來金鳳凰。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一直是臺江著力打造的金字招牌,成為承載創業夢想的搖籃和基地,優良的營商環境,也吸引了“知魚”科技等諸多科創企業慕名“游”來。
位于臺江鰲峰廣場A樓11層的“知魚”科技,200多名員工平均年齡僅25歲,整個團隊洋溢著陽光向上、朝氣蓬勃的正能量。這是一家專注于為客戶提供綜合IT服務的創新科技企業,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打造企業信息化融合服務平臺,2018年營業收入近億元,服務對象超過4000家。
“2018全國杰出智能創新企業”“京東品牌戰略合作伙伴”“Azure人工智能零售全球首個技術落地提供商”“2018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福州10強”……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知魚”科技近幾年斬獲無數殊榮。脫胎于福建聯邦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員工僅7人、原來年營業額不足200萬元的企業,如今營業收入達9600萬元。
“企業成立之初的確非常艱苦,第一代員工稱當時的辦公場所是‘小黑屋’,沒有人愿意來,即使有人來應聘,一出電梯,徘徊了10多分鐘,一直猶豫要不要到公司去面試,”2012年加入該公司的知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小燕說起企業當初的艱難時深有感觸,“原來公司所在的樓不僅破舊,而且公司左邊門是賣內衣的,右邊是一家保健品公司,應聘人員心里直犯嘀咕,懷疑這是不是一家正規公司!”
“企業2012年營業額達到960萬元,隨后幾年營業額一直翻番,業績一直在增長,”親眼見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江小燕告訴記者,“2017年7月搬到臺江的時候,企業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名氣,但臺江的招商政策、房租補貼等很吸引人,可以說最終選擇落戶臺江,正是看中這里良好的營商環境!”
壯大樓宇經濟 拓寬“空間”成長
發揮臺江樓宇的作用,做大做強樓宇經濟,營造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益的發展環境。這是臺江區委、區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另一個發力點。
臺江目前建成33棟商務寫字樓,形成全市高端高品質樓宇最密集的區域。依靠這些資源,從樓宇方面拓空間、找潛力,不斷招引項目、落地生效,不斷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促進產業集聚、業態提升,形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良性循環,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如何壯大樓宇經濟?臺江區還在全市首創推出了“樓長制”,由區領導分別擔任30座重點樓宇“樓長”,街道黨政主官擔任“副樓長”,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管委會干部擔任“樓管員”,由各街道和稅務、市場監管、商務、投促等職能部門選派骨干擔任聯絡員到寫字樓坐班上班,并出臺考核激勵機制。每幢樓每個企業的大事小事了如指掌。形成一棟樓一套樓長管家,一棟樓一個產業集聚。
近年來,臺江區通過與這些樓宇和創業平臺“強強聯手”,引進了400多個創業團隊,“養”成了一批扎根在臺江、成長在臺江、貢獻在臺江的企業。福州騰訊眾創空間就是這樣一家深諳互聯網服務新模式、擁有成熟的市場化管理運營經驗的企業。
自2016年9月正式落地臺江以來,福州騰訊眾創空間短短數年時間就累計引進創新型企業68家,已出孵企業16家,在孵企業42家,項目涵蓋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創、游戲、VR/AR/MR、電子競技等多個領域,其中互聯網+大健康等7家企業獲得知名投資機構千萬級資本投資,隨樂軟件被騰訊全資收購,3家企業獲得省高新企業資質,健康管家等4家企業獲評2017福建省互聯網經濟優秀人才企業,空間入駐企業整體估值達20億元,2018年融資額達1800萬元。
企業項目入駐前后,“樓長”“樓管員”“聯絡員”的優質服務已經粘上,建立企業困難問題臺帳,健全完善“一企一議”“一事一議”“一樓一議”機制,形成“四皮”經驗,成為臺江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主動幫助企業減少了許多煩心事和難辦事,讓企業吃下了扎根臺江發展的“定心丸”。
“今年3月,新入駐的寧昌網絡科技開票時遇到困難,臺江區稅務局等‘樓管員’得知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后,主動出面協調此事,問題很快就得到圓滿解決!”福州騰訊眾創空間的董事長常凌奇告訴記者,臺江區大力支持和主動扶持企業發展、積極解決企業困難的例子還有很多。
惠企利企便企 助推“朝陽”升起
臺江區從企業切實利益、需求出發,在用水、用電、用氣、人工及融資成本等方面敢于創新,制定惠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同時對其他涉企收費進行規范清理及監督管理,實實在在降低企業運行成本。
特別是對于扎根臺江、深耕臺江的老企業,臺江區更是綜合施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全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
臺江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建設大量各類批發市場,有食品、服裝、鞋帽、家電、小商品、水產品、蔬菜瓜果等等,億元以上的專業批發市場就有15家,商貿業特別發達。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沉淀下一批效益良好、品質優異、有情懷更有一顆反哺社會的責任心的好企業,福建朝陽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員。
經過38年的努力,從最早在臺江農貿市場擺攤位起家,福建朝陽網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今天科、工、貿一體化的實業有限公司,并成功建立起以福州為中心,覆蓋全省、輻射全國的龐大銷售網絡。
“對臺江這個地方,我有著一份無法割舍的感情,這塊土地飽含著我創業艱辛的血汗,也見證了我事業的騰飛與延續,臺江這個地方是福建一流的商圈,政府務實高效,進駐企業相對優質且集中,這么多年走下來,我深有體會。”福建朝陽網董事長林永忠對于堅守在臺江做企業一做就是幾十年的問題,給出了這樣令人信服的答案。
鰲峰廣場內科技企業集聚。記者鄒家驊 攝
知魚科技人臉識別等系統為國內多家大型公司提供服務。
記者池遠 攝
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謝貴平攝
數字峰會期間,嘉賓將在臺江碼頭乘船夜游閩江。
記者池遠攝
海峽金融商務區。記者池遠 攝
鮑海峰/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