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創臺江打造2條垃圾分類示范街
執法人員對商家占道亂堆放和未對垃圾進行分類的行為進行處罰。
本報訊“菜葉屬于廚余垃圾,紙張是可回收垃圾,你這里的投放存在混裝問題……”昨日,交通路一超市因隨意傾倒、拋灑城市生活垃圾,將生活垃圾混裝,未進行垃圾分類,影響較大,情節較為嚴重,被臺江區城管執法大隊處以1萬元罰款。
交通路、西洋路是臺江區重要道路,周邊商鋪林立,且多為餐飲店,垃圾分類不規范、不到位的問題多有發生。對此,29日起,臺江區城管部門聯合街道、社區、垃圾分類企業及百余家商鋪等,在強化執法保障的同時,在設施投放、宣傳、垃圾定點定時收集等多方面推出具體舉措,在全市率先打造2條垃圾分類示范街。
“在上午的執法過程中,我們發現街上的店鋪較多存在垃圾混裝、未按要求設置垃圾分類桶等問題,尤其在餐館和超市等店鋪中,這類問題較為突出。”臺江區城管執法大隊隊長陳哲洪告訴記者,接下來將長期開展不定期的垃圾執法巡查,同時借助街道、社區等的力量發現問題,及時受理居民的舉報,努力讓分類不規范行為無所遁形。
“經過前期《致市民的一封信》的發放以及垃圾分類督導員、黨員志愿者等對垃圾分類標準進行現場講解指導等,商戶具備了一定的分類意識。”陳哲洪表示,對于在執法過程中,拒不履行分類義務、拒不落實分類措施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管理條例實施處罰外,還會依法將違法當事人的信息納入公共信用平臺,實施信用懲戒。
當天,在交通路上,記者還看到裝載有分類垃圾桶的垃圾收集車在街上奔忙,對商戶分好的垃圾實施分類傾倒。
“為助力實現全流程的垃圾分類,我們近期啟用了垃圾分類收集車,針對該路段餐飲店鋪較多的狀況,主要投放載有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車輛進行收集。”美盛潔公司項目經理吳慶利介紹,通過與街面商戶的前期溝通,目前確定了3個時間段進行垃圾回收。回收過程中,駕駛車輛的保潔員也會指導商戶進行分類投放。“如果出現商戶多次未按要求分類投放,我們會做好統計,及時反饋給執法部門進行處理。”
除了“會跑”的垃圾桶,據介紹,該路段全街共投放垃圾桶1241個,并向商戶、小區住戶等提供家庭裝垃圾袋、戶外垃圾袋,為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打好“硬件”基礎。
此外,臺江區城管部門還對接了垃圾分類互聯網企業,致力于將手機互聯網技術與垃圾分類結合起來,實現政府帶頭、企業技術聯合投入、全民參與,共同打造垃圾分類示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