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三大街區迸發新活力 2012年以來舊改惠及全區約10萬居民
上下杭風景如畫。本報記者 鄭帥攝
昨日,市民陳楓帶著女兒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散步,沿著三捷河一路走來,河水潺潺流動,兩岸古厝古色古香,石板路干凈整潔,令人心曠神怡。不遠處,還有專業的講解員帶著三五成群的游客邊參觀邊講解。
近年來,為保護和傳承好古建筑、古街區、古文物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臺江區結合連片舊屋區改造、水系治理、公園建設、城市品質提升等工作,會同市古厝集團、市水務集團、市建設局、市園林中心等多次實地調研,組織專業力量參與動遷片區文物保護工作,對三大歷史文化街區進行入戶摸底調查,發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建或引入市場化運作,在古厝集中片區推出了上下杭、蒼霞、南公河口3個歷史文化街區,并在保護好街區內古厝價值基礎上進行合理創新利用,讓臺江的歷史文化資源不斷迸發新的活力。據統計,2012年以來,臺江區共實施了50多片舊屋區改造,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總戶數2.8萬戶,惠及居民約10萬人。其中,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于2013年10月啟動征收改造,總占地面積477.45畝,征收戶數3792戶,目前已基本完成征收任務,大部分古厝已完成修復并全面開街。
近日,中平花園1號樓被納入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補征范圍。作為土生土長的臺江人,陳楓見證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變遷。得知這個消息,陳楓非常激動。他們一家四口住在中平花園1號樓2層,面積不到60平方米?!胺孔硬粌H采光不好,還非常潮濕,東西經常發霉。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小孩的成長也不利,早就盼望著換一個居住環境?!标悧鞲嬖V記者,簽約首日他們一家人早早來到征遷指揮中心,在協議書上簽下名字后,心里樂開了花,“簽約之前我還特意了解了一些安置房的情況,環境戶型都很滿意”。
和陳楓同樣感覺幸福的還有住在同一棟樓9層的鄭琛,見到記者,她就打開了話匣子。“這是我經歷的第二次拆遷,也是我一直盼望的一件事情!”鄭琛說,上世紀90年代末,他們原拆原遷從棚戶區搬進了樓梯房,居住條件得到改善。然而,經過20多年風吹日曬,小區居住環境逐漸變差。而隨著年紀的增加,今年60歲的鄭琛和老伴對于每天要爬9層樓回家感到越來越吃力,他們選擇了在其他地方租房子住。
接到社區工作人員關于征遷的通知后,鄭琛非常開心,第一時間簽約,并選擇了位于太平汀洲一套85平方米的電梯房?!拔覀兇蛐睦锔吲d,一次住得比一次好!未來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幸福的老年生活,再也不用為上下樓煩惱?!闭勂鹦录遥嶈〕錆M期待。
“為切實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提高居住品質,我們在反復論證、不斷完善征收方案的基礎上,調撥了多處安置房源,以滿足群眾不同的安置需求?!迸_江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1號樓的簽約進度已超6成,在開展舊屋區改造的同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下大力氣抓好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修復工作,更好地延續城市歷史文脈。
如今,環境好了,街區美了,人氣也旺了。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各個歷史文化街區就吸引著許多游客前來打卡。近日,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又傳來好消息:我市將“上下杭·金銀里”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列入今年重點工作。不久之后,這里將被打造成為福州“新城市客廳”,開啟美好精致生活。
上述負責人表示,為加快建設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全面建成小康生活夯實文化根基,該區通過對上下杭街區居民的搬遷、文保單位歷史建筑的保護修復、不協調建筑的整治改造、市政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文化商業業態的優化提升,逐步打造具有商業、居住、旅游、文化等復合功能,以及濃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閩商文化特色的傳統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