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交出亮眼成績單 臺江 “綠色革命”入人心 美好生活共分享
“一年多來,從最開始不適應到如今能夠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大家的生活習慣變了,小區的環境也越變越美麗,生活越來越舒心了。”市民李春花家住臺江區蒼霞街道美倫浩洋麗都小區,她口中的變化始于去年生活垃圾分類在全市掀起的一場綠色革命。
自福州市開展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四定”工作以來,臺江區按照市級統一部署并結合轄區特點,積極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共建設717座垃圾屋(亭),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實行“四定”小區498個,完成率達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臺江區祥安花園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點。本報記者 鄭帥攝
居民主動參與
培養主體意識
“海鮮貝殼是其他垃圾嗎?”“是的,請投放在黃色桶內。”昨日,在臺江區義洲街道郵政公寓小區的垃圾分類亭內,居民楊阿姨和垃圾分類管理員在一遞一接間,開啟了新一天的垃圾分類生活。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然而,去年剛開始實施垃圾分類時,郵政公寓小區從建屋開始就遇阻撓。業主林依伯帶頭阻止垃圾分類亭的建設,認為垃圾分類是勞民傷財。
義洲街道、浦東社區、物業、分類公司等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經過多次苦口婆心的動員,終于說動了林依伯。垃圾分類亭建起來了,小區按時撤桶進亭,環境變美了,居民逐步認可垃圾分類。“原先小區多點位投放垃圾,風一吹垃圾滿地飄散,小區一片臟亂差的感覺。垃圾分類后,道路干凈整潔多了,異味也消失不見了。”楊阿姨說。
在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居民誤時投放垃圾仍時有發生。當看到垃圾分類給小區帶來的改變后,大部分居民自覺開始按時投放,原來反對垃圾分類的林依伯也變為支持者,一有空就勸導誤時投放者。
如今,垃圾分類亭已成為小區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四定”時間,這里秩序井然,居民們分類投放,一絲不茍;非“四定”時間,這里安靜清爽,基本沒有誤時垃圾。
強化收運管理
加強督導檢查
垃圾分類這個“新時尚”已逐漸化為臺江區每個市民群眾的自覺行動。而垃圾分類又是一項大工程,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處置,環環相扣,每一環都不可或缺。臺江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收運方面,臺江區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均與具有相關資質的收運企業簽訂收運協議。
為了適應不同道路環境的需求,臺江區配置了大型運輸車、中型區間車、小型電瓶車等不同類型車輛共57輛,所有車輛均有顯著標識,車身顏色與國家生活垃圾分類顏色保持一致,實行“黃車收黃桶、綠車收綠桶”模式,執行嚴格的考核評分細則,確保專車收運,避免混裝混運,嚴禁滴灑漏。
同時,臺江區落實“一日兩清”,分別為早上9:00~12:00和晚上21:00~23:00,做到車離地凈、車到桶出。全區共有收運線路68條,每日清運約1萬余桶,其中廚余3500桶,其他6500桶。各小區均已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值得一提的還有,臺江區已建成環保驛站8座,各單位將收集的可回收物暫存在環保驛站,分揀后依托各品種資源化處理中心進行資源化處理,推進該區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有效銜接。
此外,臺江區建立執法效果考核機制,明確執法任務,督促各街道加大對道路清掃保潔企業、垃圾收運企業和沿街商鋪的檢查執法力度,充分利用市容管理網格化體系,督促各類企業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做到每天有整治、每天有督導、每天有提升。
大力宣傳發動
堅持黨建引領
近日,一場別具特色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臺江區洋中街道鋪前社區御園小區居民舉行。活動設置了多個互動環節,包括“變廢為寶”小手工、分揀小卡片模擬垃圾分類、介紹如何自制酵素等。現場氣氛熱烈,各個互動環節都能看到居民排隊的身影。“非常有趣,我和孩子在游戲中也增加了垃圾分類知識。”居民黃先生連連稱贊。
自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以來,臺江區區直部門、各街道、垃圾分類企業定期開展垃圾分類相關主題活動,針對不同人群,不同時間,不同階段性開展多元化的垃圾分類活動,加強社會宣傳和氛圍營造,切實提高知曉率和滿意度。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鼓勵黨員志愿者在執行垃圾分類中走前頭、作表率,有效促進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2019年5月以來,臺江區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活動4123人次,設置垃圾分類黨員示范崗124個,全區有3141名黨員干部帶動居民黨員參與垃圾分類黨員志愿活動12350人次,各基層黨支部開展垃圾分類主題黨日活動534場。臺江區參與宣傳活動累計達84260人次,共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20萬余冊,累計開展垃圾分類入戶宣傳295422余次。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擰成一股繩,發動全社會齊心協力、久久為功地開展,打一場垃圾分類的‘人民戰爭’。”臺江區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宣傳勸導和處罰“兩手抓”的思路,一方面充分發揮社區志愿者、網格員、垃圾分類企業等各方力量,舉辦形式多樣的多場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營造垃圾分類長效氛圍;另一方面專門組建垃圾分類執法小組,聯合各街道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常態化巡查執法,依法依規對未按規定落實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予以處罰,督促其規范行為。
郵政公寓小區垃圾分類亭采用專人負責并公示。本報記者 鄭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