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炳雄:善解征遷難題的“大嗓門”
翁炳雄(后)幫涉遷戶核算數據。
“兄弟,征遷碰到什么問題了?說給我聽聽!”昨天上午剛一上班,在臺江區紅星及周邊地塊房屋征收分指揮部的院子里,就聽到了紅星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翁炳雄的“大嗓門”。分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百姓排憂解難,翁炳雄就是這樣,總能跟群眾打成一片。
翁炳雄直性子。一收到紅星及周邊地塊要啟動征收的消息,他就著手對合作社內企業先行征收。去年年底以來,幾十家企業和廠房在他的協調下搬離,騰出了2萬多平方米空地。4個征收分指揮部才有了“安營扎寨”的地方,紅星及周邊地塊房屋征收才能順利啟動。紅星經濟合作社辦公樓也在2天內騰空,翁炳雄索性把辦公地點搬到分指揮部里。
征收工作啟動之初,涉遷戶對征遷辦工作人員閉門不見,讓丈量工作無法進行。“這樣下去可不行,黨員必須帶頭!”身為涉遷戶的翁炳雄帶著征遷辦工作人員來到自己家中,第一個丈量房屋面積。見狀,同為黨員的涉遷戶林嫩妹也打開了大門,還幫忙做通親戚的思想工作。在翁炳雄、林嫩妹等黨員的帶動下,征遷工作組走進了一戶又一戶群眾家中。
翁炳雄嗓門大。在不少群眾心里,翁炳雄就跟自家兄弟一樣可信,大家一遇到拆遷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翁炳雄說,亮起大嗓門,說話接地氣,這也是拉近群眾距離、破解問題的秘訣。
家住洋中里的林大伯對房屋違建部分的面積認定存有疑議,也聽不進征遷辦工作人員對政策的解釋。這時候翁炳雄“出馬”了。“房子都是當時涉遷戶花錢蓋的,由于歷史原因手續不全。說它是違建,他們自然不高興了。”翁炳雄善于換位思考,從不在涉遷群眾面前說“違建”,只是遺憾地表示“年限不夠”。
“兄弟,你要還有問題,咱們就再上勘測院看看!”說著,翁炳雄兩次為林大伯調取航拍圖,再對照政策一番解讀,林大伯心服口服接受了結果。林大伯在紅星社區中頗有威望,“征”得他的心,也推動了10多座廟宇、20多間龍舟房的安置。
翁炳雄有毅力。規定晚上9點下班,但到了晚上10點,翁炳雄還在分指揮部里忙著。瀛洲街道干部李密海回憶,有一次,翁炳雄就在現場一邊掛著點滴,一邊做著調解工作。
征收工作啟動以來,翁炳雄始終隨叫隨到,第一時間向指揮部提供涉遷戶的第一手材料。“難道我們一輩子都要窩在舊房子里嗎?”翁炳雄說,這次征收是改善居住環境的好機會,只有牢牢把握,才能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