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潔員胡大姐有副熱心腸
“胡大姐啊,你洗樓道怎么把我家的桶弄得都是石灰水啊?”昨天上午,外出2天的林大爺回到位于臺江區天馬新村的家,發現家門口滿桶的石灰水,又特意下樓,拉住正在1樓清洗的小區保潔員胡順英質問道。
“大爺,那不是我倒的。昨天6樓樓道管道破裂,石灰水噴得到處都是,昨晚才修好。你看,我提了幾趟水上樓,到現在才清洗完!”忙了一上午,還沒來得及歇會兒,就被“冤枉”了的胡順英倒是一點都不生氣,笑瞇瞇地跟大爺解釋了一番。
“呀,那錯怪你了。沒事沒事,辛苦你了。”這下,林大爺不好意思了。胡順英擺了擺手,臉上依舊掛著和善的笑。
胡順英是安徽人,今年58歲,去年才從家鄉來到福州。她的丈夫今年60歲,在天馬新村當保安。“我4個兒子都在福州,他們叫我們過來生活,方便照應。我負責清掃,老頭和兒子每天都幫我推垃圾車去倒。”胡順英跟記者拉起了家常。
在其他小區,大多數保潔員可能都是埋頭干活,很少與住戶交流。但在天馬新村,居民們看到胡順英都會熱情地叫她一聲“胡大姐”。“胡大姐,吃過飯了嗎?”“胡大姐,天冷啊,多穿點!”
一個外地來的保潔員,如何在短短一年內,贏得這么多居民的喜歡?“她很勤快,自從她來了,我們小區衛生干凈多了!”居民陳依姆說。“她為人好,拾金不昧,特別感人!”居民趙依伯的“爆料”,揭開了一件鮮為人知的好人好事。
原來,8月的一天,凌晨4點,胡順英照例起床打掃。她在白馬南路天馬新村的外圍掃地時,撿到一個皮包和幾件衣服。打開一看,包里竟有2萬多元錢。那個時間段,路上除了她,一個人也沒有;那個路段也沒有監控探頭,胡順英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包里的錢據為己有。要知道,她在天馬新村做保潔,每天從凌晨4點忙到下午,月工資只有1600元。包里的錢比她1年的工資還要多。
但胡順英沒有這么做。她“傻乎乎”地沿著小區外圍走了幾圈找失主。實在找不到,天一亮,小區物業處一開門,她就把撿到的包和衣物都上交了。后來,在派出所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失主吳先生。原來,前一天晚上,吳先生和妻子在馬路上拌嘴,他們一氣之下把包和衣服扔在路邊,一走了之,卻都以為對方會把東西撿起來。錢、物失而復得,吳先生掏出1000元想感謝胡順英,但她就是不肯收。
胡順英做了好事,卻不愿聲張,她和物業處約定對這事要“保密”。后來,有人聽說她拾金不昧,跑去問她,她卻笑嘻嘻地回以一個善意的謊言:“沒啥,才200多塊!”直到最近,物業處的負責人說漏嘴,幾位居民才得知此事。“她年紀挺大的了,保潔還這么認真,為人又這么好,我們都很敬佩她!”居民李依伯由衷地說。
也有人說胡順英“傻”,但她說:“不是我的,一分都不能要!”采訪手記
因為坦蕩所以快樂
和胡順英接觸不到1個小時,記者已被她身上那份從容的快樂所感染。
她和老伴“蝸居”在小區架空層一個圍擋起的小屋,空間很小,但她說,就兩個人,需要多大的地方啊。保潔工作又臟又苦,可她從不嫌棄,別人見到垃圾用掃帚掃,她直接就用手捏起來。她覺得,年近花甲還能憑自己的雙手賺錢,也是種資本。
她做事麻利,說起話來快人快語,歲月風霜在她的臉上寫滿了皺紋,但她總是爽朗地笑著。那份快樂,來自于內心的坦蕩。因為坦蕩,面對唾手可得的意外之財,她也堅持完璧歸趙。她不識字,連名字都寫不好,卻用坦蕩的言行,寫出了一個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