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很多小區 這里最為溫馨
這些天,每天8時許,家住臺江區鋪前社區菁菁園景公寓的張廷蘭就出門了。她先要到親戚家的店鋪幫忙照看,店里的事一忙完,她就來到安南路,拿出自帶的剪刀,開始修剪人行道上的三角梅。中午,她又回家幫忙照看鄰居家的孩子……搬來小區的7年里,張廷蘭幾乎都是這樣忙著。一提起她,小區居民都有說不完的熱心故事。
義務修剪三角梅扮靚居民出行路
在小區門口的安南路人行道上,種植在福州八中校園內的三角梅順著圍墻爬出,枝條從5米多高的墻上垂下,形成了美麗的三角梅“瀑布”。
而在7年前,這些三角梅卻給附近居民帶來不少麻煩。菁菁園景公寓居民黃小姐告訴記者,這條人行道是附近居民去往福州八中、臺三小等地的必經之路,三角梅枝條原本垂得很低,有些垂到了地上,不僅占道,刺還很容易劃傷人。
2008年,張廷蘭搬進小區。“這么美的花卻成了麻煩,太可惜了。”于是,每天早上5點開始,她就拿著大剪刀,搬來小凳子,一根根剪枝條。不少三角梅的枝干很粗而且盤根錯節,她從早到晚忙了整整5天,又幫著環衛工運走剪下的枝條,終于修好了這條綠道。她的雙手卻留下道道傷痕。
7年來,三角梅的枝條一長長,張廷蘭就來精心修剪。附近的居民說:“多虧了張大姐,給了大家這么漂亮的一條景觀路。”
代收快遞照看產婦不辭辛苦
在菁菁園景公寓2號樓205室門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外出,請將快件放至201。”這個“201”就是張廷蘭的家。“張大姐很熱心,她看到快遞員來時,附近居民常常不在家,物業又不能代收,就主動幫忙代收代寄快遞。有時候去她家取快遞,都堆了10多件。”205室的租戶江華說。
而鋪前社區黨委書記劉巾棋印象最深的,是張廷蘭幫忙照顧鄰居家的產婦。
“那次,小區里有個產婦生孩子,由于婆媳矛盾,產婦的飲食沒有得到好的照顧。張大姐每天早晚熬湯送去,直到產婦出院,還幫著照顧孩子、調解婆媳關系。”劉巾棋說,小區有人生孩子,張廷蘭常幫忙照看,不辭辛勞。
不計回報熱心幫忙受敬佩
張廷蘭家門前的走廊,被小區居民稱為“最美走廊”,里面種滿了綠色植物,有月季、蘭花、蘆薈、橘樹,還有免費給附近老人的能治療高血壓的草藥。走廊內側,擺著書桌和沙發。
這些書桌、沙發、花盆,都是其他業主搬家時留下的,張廷蘭把它們“變廢為寶”。“小區里有些孩子忘了帶鑰匙,或者父母還沒回家,放學后就可以在書桌上做作業。有了這張沙發,鄰居們閑了就能過來坐坐,拉拉家常。”張廷蘭說。
“去過很多小區,這里最溫馨,多虧了張大姐。”菁菁園景公寓3樓的凱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小周告訴記者,自從2012年搬來小區,他常看到張大姐在小區里義務幫忙,“這里租客多,流動人口也多,難免有糾紛,張大姐耐心地和大家溝通,幫忙調解。這樣熱心不計回報,我們打心眼里喜歡她,佩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