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路小學校長羅炳志:“沒有感情 就沒有小學教育”
“沒有感情,沒有愛,就沒有小學教育。”這是福州國貨路小學校長羅炳志的教育格言。
羅炳志1994年正式走上教育崗位,2012年,他從亞峰中心小學調至國貨路小學任校長。他坦言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兩樣東西,一是良好的品德,二是學習能力。對于品德,他選擇了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對于學習能力,他堅持實施教學課堂改革。
讓感恩教育更加系統,也希望家長看到學校在感恩教育中所做的事,形成互相配合的力量。”羅炳志還要求學生寫感恩日記,“把你看見的,自己做或別人做的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
“懂感恩的孩子,秉性不會差”
“現在的孩子和我小時候不一樣,他們被給予了很多愛,很多時候孩子都覺得父母給予的是理所當然。”這句話是羅炳志任教第十五個年頭,一位學生家長對他說的。他對這番話深表贊同,他一直覺得懂得感恩父母的孩子秉性不會太差。
現在,國貨路小學的感恩教育已實施了三年。學校曾發出倡議:孩子自己的書包自己背,讓孩子學會體諒父母、長輩;設立感恩墻,把要感謝的人和事寫在便利條上貼出來……“學校一年會制定一個感恩計劃表,公布在校門口的墻上,不僅秀的學生和需要幫扶的學生編在一組。由學習優秀的學生擔任組長,每天課前的預習、作業的完成情況,都由組長代為督促。為了鼓勵每個小組的孩子們互相協作,培養團隊意識,他還給每個學生設置相應的分數。“如果是優秀學生回答只能給加1分,如果是需要幫扶的學生回答,小組就會得到雙倍的分。”
實施一年后,羅炳志發現孩子們都會主動地預習和學習,學習成績沒有下降,上課反而更有積極性了。于是,羅炳志想把數學教改模式引向語文等全部學科。
數學教研組組長黃鋒老師回憶說:“當時挺多老師有顧慮,但羅校長堅定地說,如果實行教改,學生成績下降由他負責。”看到校長的決心與魄力,國貨路小學的所有學科老師都配合地實施了教改。
如今,國貨路小學實行這一改革已有三年多了,現在課堂慢慢呈現生生(學生與學生)互動、課堂熱鬧的氣氛。“我不能保證每個孩子成績都很拔尖,但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真正會學習、會獨立思考的人。”羅炳志說出了這樣的教育期待。
“實行教改,成績下降我負責”
在國貨路小學的教室里,你會看到教室的桌椅擺放與很多學校不一樣:他們把兩張桌子拼在一起,4人為一組圍坐著聽課。這是國貨路小學實行教學改革后的一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