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飛”起來需邁三道坎
在浙江杭州城北長樂路上的一條狹窄小巷里,一個名叫“八角”的小面館顯得很不起眼。今年10月,一條5分鐘的短視頻以紀錄片的方式介紹了這家小店,一夜之間收獲幾百萬次的點擊量。第二天,開店幾十年的老板也嚇了一跳:他迎來開店以來客人最多的一天,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
制作者將短視頻上傳到各個平臺,人們通過流量下載,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這種看似簡單的制播模式今年卻突然火了。數據顯示,僅上半年以來就有40多筆過千萬的投資涌入短視頻行業。
內容生產坎 優質更要堅持
近年來,隨著4G技術發展和人們業余時間的碎片化,具有視頻短、傳播快、生產流程簡單、制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的短視頻,開始排擠傳統圖文模式、強勢占領內容領域。
目前,主流的短視頻生產模式有用戶生產和專業生產兩種。但是,從年初的火爆到隨后的沉寂,這兩種模式都遭遇到相同的瓶頸——內容匱乏。從目前成功的短視頻項目來看,優質內容是其收獲關注和利潤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市場內大部分短視頻難以達到這一點。例如占據短視頻半壁江山的搞笑視頻,多數表述方式“簡單粗暴”,創作手法“討巧”痕跡明顯。
那么,什么樣的短視頻才算得上優質?
第一,足夠的創意設計和思想立意。短視頻不同于圖文類型的自媒體,需要聲音、畫面、表述邏輯、話題設置、思想深度等多種因素完美結合、共同呈現,還要體現出鮮明個性特征,否則很難脫穎而出。以年初大火的“papi醬”為例,雖然變聲器、動作夸張、語氣浮夸是標配,但是幾乎每期的文案都是針對社會熱點的評論,其思想立意是以觸碰社會“痛點”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
第二,持續高質量的產出。短視頻往往需要很長的制作時間。剛剛獲得科技戰略投資的美食短視頻“迷迭香”,主打“2分鐘教你做會一道菜”。其創始人任頻捷表示:“一段兩分鐘的美食制作視頻,從研究菜譜開始到視頻成型,需要大約20多個小時。”
此外,持續的產出需要平臺具備持續的生產能力。短視頻平臺“二更”的做法是:廣泛撒網,重點捕魚。12月1日,二更宣布建立10個地方站。其執行總裁林冠朝表示,地方站不僅負責向總編輯室提供內容,還可以順帶為當地客戶提供定制服務。另一短視頻平臺“地瓜視場”則將用戶生產和專業生產結合起來,既制作大眾感興趣的內容,又為客戶提供精美的視頻制作服務。
分發渠道坎 做好雙向選擇
有短視頻“網紅”坦言:“同類型的視頻越來越多,就算你內容很好,但還要平臺推薦你才行。”
“這說明分發渠道已經顯得十分關鍵。”專家表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內容創業通常需要經歷兩個重要階段:內容市場和平臺市場。第一階段,優質內容稀缺,平臺希望拿到更好的內容;第二階段,當內容創作者爆發之后,就需要想辦法讓內容脫穎而出了。
目前而言,國內約有40多個短視頻分發渠道,而內容創業者成千上萬,還有更多業余的內容生產者。對于短視頻的制作者和發布者來說,做好其中的雙向選擇很重要。
對于內容創業者來說,傳播到足夠多的目標人群、維持良性運轉的回報是兩道坎。目前,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平臺主要通過智能算法分發用戶上傳的短視頻;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平臺通過人們的社交圈分發;以優酷、愛奇藝為代表平臺通過人工推薦方式分發。專家建議,創業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內容類型等選擇分發方式,發揮平臺的推薦效應,快速拓展影響力和號召力。
對于短視頻平臺而言,目標則應是囊括一切優質內容生產者、并通過自制節目或第三方制作團隊占領市場,甚至搶占影視業生態鏈上游。目前,一些傳統視頻網站標配性地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意圖正在于此。不過,無論是騰訊、今日頭條發放10億元人民幣,“微博”投入1億美元補貼短視頻創作者,還是阿里、百度視頻自己發力短視頻內容生產端,平臺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通過利潤、“詩和遠方”來牢牢抓住其中的人(包括內容生產者和觀眾)。
盈利模式坎 增強變現能力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短視頻內容消費貢獻的廣告營收將是今年的10倍,達到600億元人民幣。可見,移動短視頻的未來“錢”景是十分光明的。
但是,風風火火的短視頻能否發展壯大,關鍵還得看如何變現。從模式上來看,短視頻平臺的變現模式雖各不相同,但目前能盈利的很少。
多數內容創業者現在主要依靠短視頻平臺流量來獲取收入,未來如何通過適度商業化增加營收渠道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然而,正如一切內容創業一樣,內容和商業之間的矛盾對于短視頻來說更為尖銳。只有提升內容植入的技巧,讓觀眾不覺得生硬甚至覺得有創意,這樣的短視頻才能算得上是做到了內容和商業的平衡。
而對于當下多而雜的短視頻平臺來說,要想引起廣告商和投資者的注意,只有不斷加大整合平臺內外部資源的力度。從去年開始,二更平臺與公關公司、營銷機構合作,試水商業視頻。二更董事長丁峰表示:“二更未來將形成一個海量的素材庫,版權出售、商業定制是平臺的主要盈利方式。”
“風起得快,去得也快,當風停時,或許才能發現誰真正擁有飛翔的能力。”專家表示,短視頻行業現在需要先邁過目前在生產端、投資端遇到的坎,“未來要想真正起飛,需要整個行業生態的發展姿態先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