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傳承閩都文化 校內開花校外香
“閩越王無諸”用英語怎么說?哪些英語詞匯被引入福州話?……
近年來,福州第十四中學開展一系列教學探索,開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福州方言文化的實證研究》的研學活動,吸引更多孩子了解福州文史、福州方言,開拓傳承弘揚閩都文化新方式,提升未成年人的文化涵養,引導未成年人爭做閩都文化的代言人。
校內多學科滲透 傳播閩都文化
近年來,在校長的帶領下,福州十四中探索了一系列新穎方式,傳承閩都文化,開展課題研究和相關研學活動,還在學生中開展了福州話使用情況調查。
學校把福州話列入校本課程計劃,把對閩都文化的宣傳教育融入課程,主要在初一初二班級中開展活動,貫徹各年段教學。在該校英語課、語文課、政治課、歷史課、地理課、生物課、美術課、音樂課、實踐課、班會課、科藝節、班班有歌聲、學校講座中,都有閩都文化教學的滲入。
創新教學延伸到校外讓更多學生“嘗鮮”
2019年12月11日,福州十四中的陳昉老師來到位于倉山區的福州市永南中學,為這里的初二學生上了一堂非常特別的英語課。
這堂課是“公共文化校園行——非遺進校園”活動的一部分。陳昉老師不僅是福州第十四中學的英語教師,也是福州市非遺傳承示范基地——福州市閩都鄉學講習中心的志愿者,她還是該中學《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福州方言文化的實證研究》市級課題組的成員。
作為臺江區屬中學的福州第十四中學,以這樣的形式,把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帶出了校園,帶出了臺江區,讓福州更多未成年人可以在英語課上領略閩都文化的魅力。
課堂上,陳老師教同學們如何用英語講述福州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閩都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帶領同學們穿越千年時空,從歷史變遷、文化融合和當代價值等方面介紹閩都文化。
她介紹了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見的非遺項目,提升了他們對家鄉的自豪感,鼓勵大家成為閩都優秀傳統文化的小小傳承人。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頻繁。同學們既學習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福州歷史文化,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2019年12月12日,在福州臺江西片區2019—2020學年區級教學開放周中,陳昉老師又帶來了一節新穎的“Min Story”校本課程,精美的課件、獨特的設計,帶領大家領略福州的歷史變化,其中包含福州的地理、古跡、名人、方言。
課堂上,學生以小小志愿者的身份,用已掌握的語言重新講述福州歷史。板書設計精美,教學過程中融合了信息技術,讓前去聽課的老師也體驗到閩都文化的別樣魅力。
“我們希望福州更多學校、更多學生能參與進來,用創新的方式傳承弘揚閩都文化,讓學生樂當傳播閩都文化的志愿者。”陳昉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