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多措并舉為未成年人戴上防疫“心理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社區居民排查、出入體溫測量等工作成了疫情防控期間的重點工作。“宅家”、“口罩”、“洗手”、“通風”等詞成為網絡熱搜平臺的關鍵詞。
“宅家”期間,未成年人情緒不穩定、留守兒童的心靈疏導也成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工作,臺江區積極利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校園心理健康輔導站,多措并舉為青少年戴上防疫“心理口罩”,有效緩解了疫情傳播帶來的“不安全感”。
壯大心理疏導團隊,為心理防“疫”補足動力。面對疫情不斷發展引起的恐慌和焦慮情緒,臺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因地制宜組建各類心理疏導志愿服務隊。一是成立線上專業心理志愿服務隊。該隊伍由福州市最美志愿者蔡標兵作為負責人,擔負著熱線24小時轉接任務,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宣教等服務,解決了包括親子吵架離家出走、因買不到口罩而焦慮、因封路無法及時回程導致認知偏差等多個問題案例。自疫情發生以來心理輔導 64人次、青少年個案回訪32人次。二是成立高校心理志愿服務隊。線上組織農林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閩江大學、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志愿服務隊,針對高校青年展開心理援助,覆蓋大學生群體20000多名。三是成立重點青少年志愿服務隊。組織42名不條件不訴青少年及家長組成志愿小分隊,對親朋好友進行防疫心理宣傳,在對重點青少年群體進行監管的同時,將他們轉化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力量,有效宣傳達1312人次。
加強專業培訓管理,為心理防“疫”筑牢基石。臺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志愿者參與編纂《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疫情防控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指引手冊》,為全省青少年社工防疫提供有力的專業支持。以該手冊為指導,開展線上防疫心理宣傳骨干培訓。通過QQ群、微信群等網絡新媒體,組織志愿者骨干學習疫情防控手冊內容,協助做好信息溝通、輿論引導和氛圍營造等工作,讓每名骨干進行層層宣傳與反饋,加強志愿者的心理援助能力,守護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構筑起穩固的心理防線。
創新線上疏導方式,為心理防“疫”輸送資源。依托福州市疫情心理專家熱線咨詢、福州微文明、臺江微文明、臺江教育、FM987、鯤鵬中心微信公眾號、親鄰微信公眾號、鵬辰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疫情咨詢及指引、心理疏導等各類志愿服務,穩定公眾情緒。錄制戰“疫”心理小課堂、充分運用“大喇叭”“小喇叭”“大屏”“小屏”,多頻次宣傳普及防疫知識。開展網絡防疫繪畫比賽,通過征集優秀作品,編輯成青少年樂于接受的防疫宣傳小冊,并做好定點推送。截至目前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105次、線上志愿服務32次、受益人員共計20917人次。
開通線上輔導課程,為心理防“疫”增添趣味。為化解防“疫”期間未成年人焦慮情緒,引導未成年人關注身邊事、窗外事,福州第十四中學的心理老師利用希沃云課堂為全校學生開設一堂《用“心”戰“疫”——應對“心冠肺炎”的心理策略》的在線心理直播課。直播課上,老師讓同學們一起跟著視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及所有的抗“疫”英雄們致敬,祝愿他們早日戰勝病毒,平安歸來。并結合防“疫”實際,分享了針對防“疫”期間心理反應同學們可以采用哪些心理策略,大家反應熱烈,積極回應。
繪制心理防“疫”指引手冊、開展網絡防疫繪畫、趣味線上心理輔導課....這些心理戰“疫”小錦囊,讓超長假期變得豐富有趣,還為未成年人撐起心理防“疫”保護傘,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