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林微,找她準沒錯” 林微是寧化街道寧化社區的網格員,她從業務“菜鳥”成長為“專家”,她用心溝通,成居民口口相傳的“知心人”
林微正在幫助一位居民辦理低保
N海都記者唐明亮 梁展豪文/圖
“有事就找林微,找她準沒錯?!边@是記者跟隨林微一同入戶走訪時,七旬老人江錦龍對林微的評價。林微是福州市臺江區寧化街道寧化社區的一名網格員。從事社區工作的4年里,她從業務“菜鳥”成長為政策、條例“專家”,從入戶不被理解到居民口口相傳的“知心人”,這一切的背后,源于她對社區工作的喜愛。
盡管社區工作繁雜,很多事情還不被理解,但林微有著自己的處事方式。她說,“在社區工作中,凡事要溝通,以心交心,才能貼近居民,把社區服務因子根植于居民心底?!?/p>
吃透政策成服務“專家”
林微今年39歲,4年前,她從福州一家物業公司離職來到寧化社區,負責計生、民政及網格工作。初見林微時,她正在為前來咨詢低保辦理流程的居民葉福金答疑解惑?!拔倚枰峁┠男┎牧稀薄皩徍肆鞒檀蟾乓嗑谩薄昂笃谑欠襁€有其他流程要走”……一番詢問和耐心解答過后,林微還不忘給葉福金留電話,并囑咐:“后續如果還有不懂的,可以讓您女兒加我微信或者打電話,這樣您也不用跑來跑去?!?/p>
林微介紹,她負責的民政工作主要是為低保、殘疾人、優撫對象等群體服務,由于涉及的政策多,要想為居民提供到位的服務和解答,首先自己的業務水平得
過硬。也就是說,每次出臺一個新政策或條例,她都要及時去理解、吃透,甚至居民申請過程中需要準備的每一項材料,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單從低保申請的材料來說,就涉及家庭收入、支出等多項認定材料,若涉及的家庭人口多,那一戶家庭的紙質材料就能疊得好高?!蓖聟敲涝普f,每年光是林微收集到的低保申請、審核材料就能裝滿好幾個文件盒子。而這些材料只要經林微翻上一翻,就能看出居民申請條件是否符合,且無一差錯。
“若是材料不夠,在林微的指導下,很多材料都會一一被補齊?!眳敲涝七€透露,每年總有個別居民條件
不符合,卻也過來遞交材料,但最終因沒有審核通過而跑到社區來“鬧”,責怪林微“辦事不力”。當遇到此類情況,林微總會心平氣
和地和對方做好溝通和解釋,并把對方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一一說出。“條例、文件解釋得都很清楚,他們聽完都沒話說了?!?/p>
深入溝通成居民“知心人”
“江依伯,下午會在家嗎,準備過去走訪一下?!薄傲职⒁?,最近身體怎么樣,準備下午去您家了解下情況?!薄@是林微入戶走訪前的確認環節。
記者了解到,林微負責寧化新村共25棟樓的網格采集工作。因為轄區人口流動大,誰住在這里,是租還是自住,她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將走訪的情況進行更新。
“25棟總共有900多
戶,而江依伯就是其中之一?!睋榻B,江依伯本名江錦富,今年已過六旬,有精神殘疾,與其哥哥江錦龍一同居住??吹搅治⑶皝?,江錦富開心得好似一個孩子,在一番問詢后,其哥哥江錦龍也回到家中。江錦龍告訴記者,林微給他兄弟倆提供的幫助太多了,并非三言兩語能說清,但“有事找林微,找她準沒錯”。
與江錦龍有同樣感受
的還有吳玉芝女士。吳玉芝兒子去年被查出慢性白血病,夫妻兩人工資不高,卻要承擔巨額的治療費用,是林微為其兒子申請了低保、臨時醫療救助等,減輕了家庭負擔。長期的關注,林微與這個家庭也漸漸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談及和居民建起的良好關系,林微坦言,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比如剛開始入戶走訪時,總有一些居民不理解,還有部分居民在
申請低保、公租房時,因不符合條件過不了初審,還會在12345上投訴她。
“有時候真的很委屈,但還不能和居民爭吵,這就是社區工作?!绷治⒄f,每每這樣的情況發生時,她也只能回到家里,把家人當成“情緒回收站”,“抱怨”一番過后,心情會舒坦很多,她也感謝這四年來,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
如今,她的堅持也終于得到回報,她成為居民
口口相傳的“知心人”。她表示,無論是服務小區,還是服務社區,雖然有些事情不被理解,但溝通都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也正是多溝通,才讓她貼近居民,貼近他們的生活,把社區服務因子根植于居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