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舊屋區改造、零星地塊精準改造,安居成效看得見——從“紙褙福州城”到“宜居幸福城”
牢記總書記囑托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蒼霞新城舊貌換新顏。本報記者 葉義斌攝
吃過晚飯,張秀春準時下樓。小區廣場上,她的“舞伴”已早早集合。飯后一支舞,是她們搬進新家后不變的習慣:“有綠樹、有廣場,空氣也清新,現在的家園太舒服了!”
張秀春家住臺江區蒼霞新城。上世紀80年代,這里仍是一片棚戶區,幾條歪扭的羊腸小道,串起連片年久失修的舊木屋。晴天怕火,雨天怕澇,刮風怕塌,居于其間,苦不堪言。
類似的連片棚屋,當時占了福州一半的住房面積,“紙褙福州城”成為市民居住環境的真實寫照。
安居生活,始于宏偉藍圖。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主政福州期間,親自謀劃推動實施“安居工程”“廣廈工程”,改善城市面貌,大幅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作為當時福州最大的棚戶區,蒼霞棚戶區迅速啟動改造。短短一年時間,新式小區拔地而起,3441戶、9511人順利回遷新居。
“從低矮破房住進高大樓房,全家人都樂開了花!”張秀春笑道,“搬遷效率非常快,政府工作真是得民心!”
“市民的安居夢,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90年代起,福州始終以人民為中心,開展了一輪又一輪舊城改造。
高樓連片起,幸福來敲門。到1997年,福州共改造大小舊屋區500余個,累計13萬戶居民喬遷新居,40多萬人的居住條件得到大幅改善。
“安居”“宜居”“優居”……時代在變遷,舊屋區改造標準也在不斷提升。2017年,福州啟動三年舊改計劃,將106個連片舊屋區納入其中,這是近年來福州城區最大規模的舊改行動。
居住體驗,成為新時代舊改的關鍵詞。“福州市將舊改與水系綜合治理、古厝保護修復、市政道路建設以及教育、養老、醫療衛生等民生補短板項目緊密結合,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市房管局局長金暉輝介紹。
去年9月,蒼霞新城再次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全省樣板。不同于曾經的脫胎換骨,其精細化的品質提升,為居民帶來了滿滿的驚喜:整齊劃一的停車位,精心設計的小區綠化,不斷完善的智能安防,還有長者食堂、讀書吧、便民驛站等,為社區工作帶來了諸多載體。
“經過新一輪改造,蒼霞新城已經成為‘民生服務綜合體’。”上述負責人介紹。2022年,福州還將啟動改造376個老舊小區,將宜居體驗帶進千家萬戶。
2020年,福州已全面完成三年舊改計劃。結合城市實際需求,福州更于2019年啟動零星舊改工作,針對不在連片舊屋區改造范圍內的零星地塊實行精準改造,實現舊改到邊到角,解決危舊房屋安全問題,以“繡花”功夫改善城市面貌,現已實施270個項目。
“未來,我們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推進新區建設和老城提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讓‘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金暉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