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賣房帶殘疾女兒搬來生活
社區干部來到黃先生家,察看門口斜坡是否好用。本報記者 李白蕾攝
因為社區無障礙改造到位,市民黃先生賣掉別處的房子,帶著患罕見病——先天骨髓性肌萎縮癥的女兒搬到這里生活。近日,發生在臺江區寧化街道福瑞社區的這件事,讓社區干部和志愿者感到自己一年來為無障礙改造付出的辛勞特別值得。而福瑞社區10分鐘生活圈無障礙改造示范區經驗,已成全省樣板。
全面改造
讓殘障人士“暢行”
還沒進入福瑞社區,外圍隨處可見的無障礙標識就讓人心里暖起來。
走進社區,坐著輪椅的殘障人士在中心花園聊天,有行動不便的長者在長者食堂用餐,原先影響他們出行的臺階、坡道都改造到位了。
讓大家特別有成就感的新住戶,是福機新苑12座的黃先生一家。他的女兒患先天骨髓性肌萎縮癥,幾十年來生活起居全靠父母照顧。他家門口一面約1米長的斜坡,引起記者的注意。
“這是社區幫我們免費設置的。雖然我家的門檻高差只有5厘米,但有了這面斜坡,女兒出門看病方便多了,省得我們七八十歲的老兩口辛苦扛輪椅。”黃先生說,他常要帶女兒去醫院看病,而以前住的小區無障礙設施不到位,出門較麻煩,因此他想換一處出行方便的房子,“賣掉房子搬來這里雖然不久,但明顯感到小區對殘障人士的友好,我們很高興,感謝政府!”
福瑞社區干部方寶榮說,社區近3000名60歲以上老人和110名殘障人士是10分鐘生活圈無障礙改造最大的受益者,“以前他們出行總會覺得不方便,現在坐著輪椅去菜市場買菜、到小區花園或亭子里休憩都暢通無阻”。
注重細節
“改”出全省樣板
福瑞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汪蘊理說,福瑞社區的無障礙改造,省市補助了近1000萬元,完成110個項目的提升整治,包括安裝智慧燈桿,改造電梯、坡道、盲道、扶手、欄桿,發放智慧手表和可一鍵求助的可視電話等。
無障礙優化體現在哪?昨日,志愿者帶記者實地體驗改造細節。
小區出入口原先隔離欄桿是方形的,輪椅過不了,現在改成弧形,既能阻止非機動車進入,又適合坐輪椅的群眾安全出入;公廁內安裝向下傾斜5度的鏡子,讓坐輪椅的群眾也能照鏡子,洗手臺和馬桶兩側均安裝扶手,門背后也有扶手,方便殘疾人進入后自己關門,避免尷尬;電梯里有適合坐輪椅的群眾操作的樓層按鈕,按鈕上有盲點,到達還有語音播報……
汪蘊理表示,福瑞社區10分鐘生活圈無障礙改造獲評全省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區樣板。
推廣經驗
爭創全國先進
今年是全省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的最后一年,福瑞社區的實踐是我市踐行該行動的縮影。
省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2021年制定出臺《全省無障礙設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三年內基本完善無障礙設施,至2023年底福州、廈門達到全國無障礙先進城市水平。
我市知名志愿者社團小善公益參與了三年行動全過程。社團創辦者郭兵說:“作為肢殘人士,我對這個行動特別期待。我也帶領團隊積極考察,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出很多建議。”
“入選全省樣板,福瑞社區有了額外獎補。我們要把這筆錢好好用起來,下一步改造重點是深入有需要的居民戶,疏通無障礙‘毛細血管’。”汪蘊理說。
郭兵也表示,今年志愿者將繼續配合福瑞社區完善無障礙改造,還將參與三年行動列入今年試點的閩清無障礙改造點位改造工作,“雖然很辛苦,但看到群眾真正受益,我們很欣慰。希望樣板經驗在全省推廣,助力福州躋身全國無障礙先進城市,讓群眾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原文鏈接:http://mag.fznews.com.cn/fzrb/2023/20230313/./20230313_005/../20230313_005/20230313_00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