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開展“向快樂進發”心理教育健康課程
點擊“關注”,文明君帶你一起玩耍
向快樂進發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快樂是生命的基礎底色,是人生中最偉大的事。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為幫助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感受、傳遞快樂,培養健康心理并塑造陽光心態。4月14日,在臺江區委文明辦、共青團臺江區委、瀛洲街道社工站、臺江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的支持下,鯤鵬社工志愿者走進臺江區第二中心小學為四年級的學生開展“向快樂進發”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1
“抓住快樂”
社工志愿者與同學們一起展開“抓住快樂”互動小游戲,當同學們聽到“快樂”一詞時需要迅速抓住左邊同學放于自身掌心下的手指,同時也要躲避右邊同學的手掌。學生們在互動中感受快樂,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的景象。
2
“快樂定義”
“快樂就是去購物!”
“快樂是考試考到100分!”
……
社工志愿者通過播放《海綿寶寶說快樂》引發同學們思考“快樂是什么”,與大家一起探討快樂的定義,讓同學們明白快樂就是心靈的自在與身心的放松。
什么是快樂星球
3
“快樂取經”
要如何獲得快樂呢?
社工志愿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出班級里最快樂的人,并分析他快樂的原因,從而探討出獲得快樂的秘訣,并請班上最快樂的學生向大家分享自己快樂的小妙招,共享快樂。大家還繪制了“快樂源泉小瓶子”,思考自己的快樂源。
________
4
“快樂說明”
快樂也有質的區別,容易使人沉迷其中的快樂源使人喪失志氣,小學生的自我覺察能力和自控能力不足,因此社工志愿者引導學生理解過度的快樂源的類型與危害,防止沉迷。
讓快樂常在
同時,同學們也相互講述不快樂的事情,并針對如何應對展開討論,社工志愿者幫助總結“不快”也樂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應對不快樂的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課程通過討論分享、視頻播放、DIY繪制等形式,讓同學們理解快樂的定義,掌握應對不快樂的任務的方法,讓“不快”也樂,做個快樂的小孩。
綜合編輯:中共臺江區委文明辦
更多精彩等你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