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 義洲街道:打造“鄰情暖浦西”特色品牌
今年以來,義洲街道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浦西社區長壽園小區社會組織治理無物業小區模式為創新樣本,通過支部建在“小區里”、工作做入“樓棟里”、資源匯聚“網格里”、活動辦到“庭院里”、服務走進“心坎里”,打造“小而全、全而精”的近鄰服務圈,加快構建守望相助、與鄰為善的“一家親”社區治理新格局。
強化組織架構,支部建在“小區里”
建強“紅色堡壘”。按照“方便自治管理”和“區域相對獨立”的原則,組建起長壽園小區黨支部,推選年輕、有能力、有熱情的在職黨員和熟悉小區情況、群眾基礎強的居民擔任黨支部書記,目前,黨支部已有黨員79人。
引入“紅色管家”。引入家園事務服務中心,吸納“黨員戶”“樓道長”等力量充實“雁陣型”人員隊伍,推行紅色網格員、黨員樓棟長聯動工作機制,持續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服務體系。
搭建“紅色陣地”。整合長壽園小區現有空間,利用小區文化室等基礎設施建成“黨群活動室”“黨員議事廳”,推進黨組織在小區的服務延伸。
充實網格力量,工作做入“樓棟里”
亮出樓棟長。充分發揮樓棟長“一管三帶”(管好自己、帶好家人、帶好鄰居、帶好樓棟)的工作職責,形成“有話就說、有事就議、有難就幫”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暢通網格群。建立“五級網格微信群”,在“線上”征集居民群眾意見建議和問題需求,在“線下”聯動社區黨委、“一長九員”,推進群眾訴求落實解決。
聯動“第一書記”。充分發揮“第一書記”的職能優勢,通過認領“微心愿”和服務項目,深入小區辦實事辦好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加強多方聯動,資源匯聚“網格里”
搭建黨建聯盟。充分發揮黨建共建單位作用,組建區域性黨建聯盟,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建立完善“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和“服務清單”,群策群力推進問題解決。
聚集專業人才。吸納金融人才助理、法務人才助理等,依托“福農驛站”和“律師進社區”活動,為居民群眾提供金融服務、法律咨詢、法律宣傳等。
組建巡防隊伍。以社區網格員為主體,聯合城管隊員、社區民警、家園中心工作人員、若干小區志愿者組成網格巡防隊伍,加大對小區治安、消防隱患、違章搭蓋、流動攤點等巡查整治力度。
豐富形式載體,活動辦在“庭院里”
豐富活動內涵。升級打造“鄰里友好空間”,健全完善服務功能,結合人民生活的休閑娛樂、健康運動、精神需求,組織開展圖書閱讀、紅色觀影、棋牌娛樂等文體活動12場。
提升活動品質。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細化關愛服務、公共服務、志愿服務、居民服務、安全服務、維穩服務、環保服務、衛生服務等八大類服務清單,并推動“助鄰理發”“金牌調解”“小修小補”等上門服務。
延伸活動觸角。依托小區志愿服務組織、社團組織和群眾自發性團體,開展合唱社團、廣場舞社團、八段錦社團等群團活動,挖掘一批熱愛社區、樂于奉獻的文化骨干,充分發揮他們在基層社會治理的主力軍作用。
聚焦群眾訴求,服務走進“心坎里”
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建立小哥元氣補給站,為配送、快遞“小哥”們提供飲水、休憩等場所;依托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小區法律服務聯系點、矛盾調解室,定期為居民提供送法上門、人民調解服務;開辟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階人士聯絡點,邀請各界人士定期參與、商議小區事務。
建立物業“管家聯盟”。吸納轄區物業服務企業組建紅色物業聯盟,依托家園事務服務中心搭建“物業快修中心”,為老舊物業小區提供24小時水電維修、家居維修、管道疏通、廚房、空調清潔、搬家保潔等物業快修服務。同時,引導社工服務機構提供健康咨詢、義診、義剪等上門服務,讓居民群眾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結合老年人物質精神雙重需求,深化“食堂+學堂”模式,每逢傳統節日、長者生日會等,舉辦老年人聚餐活動,并組織開展健康咨詢、防范詐騙等知識講座,進一步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來源:臺江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指揮部辦公室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