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臺江 | 走!跟著詩詞游臺江......
茶亭街 陳暖/攝
走過茶亭
卓雨翔/文
我在盛放的夏天蘇醒
采一杯露珠釀成的烈酒
左手邊,一條通往荷花深處的小徑
淺紅色的靈魂堆疊起來
隨著二胡一深一淺
遠(yuǎn)處
好像還有打鐵的人拿捏著叮叮當(dāng)當(dāng)
破舊的剪刀,凹凸的木鋸
在腐朽的騎樓前藏住軀殼
夜晚的云沉下來
在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前
大霧籠罩的模糊,拉扯出一片紅紅綠綠的衣裳
試圖掩蓋煙火氣息
——那是他們珍藏的時間
正向著過路人,布道往生
沿著湖的邊緣,擺開十番音樂的陣仗
年邁的云鑼重獲新生
用一聲清脆的呼喊,宣誓夜幕的開始
那是在另一條河流回蕩起的歌聲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演奏現(xiàn)場
茶亭公園內(nèi)荷花盛開 魏鋼/攝
2006年茶亭街騎樓全景 俞松/攝
清康熙年間的大廟山
閩越王臺
卓雨翔/文
大廟山和山上的福州四中
在山水交界之處登高
閩越王筑起的屏障,扼住江流
和散落的榕樹一道
迎接素未謀面的旅人
在這里,鐘鼓被書聲掩蓋
朝代隨游弋的戰(zhàn)船更迭
水開始漫延,沖刷走烙在石墻上的印
臥在半山的石碑
像黏土一樣,被歲月隨意揉捏
再加上一點灰塵,便有了故鄉(xiāng)的氣息
在山水交界之處,登閩越王臺
等江水沉下去,融化曾經(jīng)的田和渡口
泥濘里的蹄印
與即將豐收的禾苗相伴終身
遠(yuǎn)處,好像又有金戈鐵馬
震得過客耳膜生疼
走上山頂,探照火警的高臺
和詩畫里的志社,沉睡半生
聽一顆隕石墜落的聲音
那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光,在火焰之上舞蹈
“全閩第一江山”石碑
大廟山火警瞭望臺
志社詩樓
注:大廟山原名惠澤山。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此山冊封無諸為閩越王,統(tǒng)領(lǐng)閩中故地,當(dāng)時冊封的臺稱為越王臺。無諸死后又在山上立廟祀之,為漢閩越王廟,俗稱大廟。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全閩第一江山”石碑立于山麓,山上還有釣龍臺、釣龍井、登高石等歷史遺跡。
作者簡介:
卓雨翔,福州臺江作協(xié)會員,文學(xué)作品散見于《福建日報》《福州晚報》等
來源:臺江區(qū)融媒體中心、臺江區(qū)作協(xié)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qū)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yōu)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