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臺江 | 看!這些跨越千年的詩集寫的都是這里!
點擊“關注”,文明君帶你一起玩耍
從文人詩賦
看臺江變化滄桑
章禮提/文
秦漢時期,在古城福州的高處眺望,有山如臺稱南臺山,南臺山下江水茫茫稱臺江。隨著臺江上游建溪沿線兩岸經濟與人口的發(fā)展,樹木砍伐,開荒種地,造成水土流失,沙泥沿江而下,堆積臺江而形成陸地,多處成為綠洲。
南臺山(今稱大廟山) 福州市博物館/圖
臺江滄海逐漸變?yōu)樯L?,那江灣和那沙灘,還有那河流,不知贏得了多少詩人騷客歌吟。自唐宋以來,著名詩人翁承瓚、曾鞏、雅琥、陸游、謝肇制、陳旸等縱情放歌,留下詠頌臺江名篇佳作,讓人在欣賞之余,憑吊而覓跡,攬勝而抒懷,領略了臺江文化歷史,引發(fā)思古之幽情,眷戀當今之情思……
20世紀80年代江濱路 游源飛/攝
唐末,右拾遺戶部外郎翁承瓚,奉命回故鄉(xiāng)福州冊封閩王王審知,在臺江碼頭臨津館,出席閩王餞別宴會而賦詩一首,《甲子歲,銜命到家,至榕城冊封,次日閩王降旌旗于新豐市堤餞別》:
登庸樓上方停樂,新市堤邊又舉杯。
正是離情傷遠別,忽聞臺旨許重來。
此身替與交新好,今日還將簡冊回。
爭得長房猶在世,縮教地近釣龍臺。
詩人在詩中,將臺江自然景觀入詩,當時所指“臺江碼頭新豐市堤”,現(xiàn)在是臺江的新街,此詩證明了臺江在五代十國年代,江水和沙渚交錯,條條船只縱橫,近水埠頭商市漸興。
歷史悠久的臺江碼頭 平安臺江/圖
北宋仁宗時的進士,江西永豐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曾鞏,熙寧十年遠赴福州任知府,春日出南臺游覽,從水塘、堤壩,然后到一番桃李,只見青青草色,曾鞏觸景生情,思歸故里,隨即就寫下了一首詩歌《福州城南》: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
水溢橫塘雨過時,一番紅影朵花飛。
送春無限水惘悵,身在天涯未得歸。
曾鞏這首詩,有如現(xiàn)代的攝像機,把臺江那年代景色拍攝了下來。
沙合橋 福州市博物館/圖
北宋哲宗賢良科進士,中國古代八大音樂家,禮部侍郎閩清人陳旸,回鄉(xiāng)時夜宿臺江臨津館,見館邊建有一座沙合亭,四周景色秀麗,有感便寫下一首詩《南臺沙合亭》,具體點到了著名的沙合橋傍晚景色:
閩州勝概是南臺,沙合相傳有自來。
一道三橋橫渡處,分明平步揖天臺。
南宋元祐年間,福州郡守王祖道組織建造了浮橋,用120艘船連在一起鋪上梁板而成,這是當時城里人過閩江北港到南臺島唯一橋梁。不久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福州任決曹,有一天過浮橋,高興之余,便賦詩一首《度浮橋至南臺》: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臺試一尋。
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
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云煙自古今。
白發(fā)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陸游的詩歌,真實描述了當年浮橋與浮橋周邊真實情況,走在現(xiàn)在解放大橋上,許多人就會想起當年浮橋,想起陸游那首詩歌。
元代詩人雅琥,一天與友人登南臺大廟山釣龍臺,寫下了一首懷古詩歌《題詠登釣龍臺》:
自古甌閩國富雄,南琛不與職方通。
江流禹劃縱橫外,山人秦封蒼莽中。
逐鹿兵還神器定,屠龍人去釣臺空。
海門日落潮頭急,何處繁華是故宮。
雅琥的詩歌,從釣龍臺看臺江變化,概述了福州歷史的沿革,從“禹劃”到“秦封”,直至漢代冊封閩越王,而今人去臺空,究竟“何處繁華是故宮”呢?提出了發(fā)人思索之課題。
釣龍臺
明萬歷工部郎中長樂人謝肇制,在《八聲甘州?登閩城樓懷古》中寫道:
倚危欄萬里卷西風,一片雁南飛。望釣龍臺上,江空金鎖,露冷苔磯。目斷帆檣無數,來往送斜暉。年世須更換,斗轉星移。卻憶無諸開土,更黃龍白馬,況香城宮闕,綺閣與朱扉。只留得,江山依舊,聽閑人,把酒醉題詩。任茫茫,今來古往,何必沾衣。
詩人從“望釣龍臺”到“憶無諸開土”,感慨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江山依舊,讓人們追溯無諸開疆建城史事,充滿了滄桑之嘆。
明代王恭在《臺江訪古》寫道:
無諸古城外,潮滿合沙洲。
賓從留驄馬,壺觴度彩舟。
山回川月夜,猿哭海云秋。
寂寞屠龍事,臺江空自流。
詩人生動地描述了臺江景色。
沙合橋牌坊 臺江史志/圖
清代康熙時,內閣學士謝道承,在《南臺竹枝詞》中寫道:
暹羅一去夢魂遙,遠浦輕帆不可招。
試向羅星塔前望,雙江春漲又平橋。
謝道承的詩,反映清代福州對暹羅貿易發(fā)達和商業(yè)繁榮面貌。
萬壽橋舊影 福建師大圖書館/圖
光緒年間,舉人何振岱在《夜過萬壽橋》寫道:
百廛夾道矗蜂房,奔轂聲中萬影忙。
彩蠲初橫新賈舶,臥云已換舊輿梁。
洪瀾不砥憑春漲,弦月孤明惜夜良。
吹笛榕陰何許客,此中可有陸龜蒙。
作者通過萬壽橋印象,反映出臺江木屋擁擠,寫出橋車馬行人的“忙”,也寫出江上商船的“集”。這首詩既有春潮泛浪,也有弦月映明,情景動人,吹笛揚聲,惹人思緒。
上世紀四十年代臺江碼頭街景 平安臺江/圖
現(xiàn)代詩人沈鐵劉組詩《榕城竹枝》,則反映出上世紀四十年代臺江社會面貌和自然景觀,沈老先生在詩中寫道:
中亭列炬耀如繩,橋北橋南最不勝。
猶是春江花月夜,十年夢斷后街燈。
城邊春樹郁重關,城里千家繞屋山。
呼酒客來宮巷外,買杉人向水流灣。
草木倉山百戰(zhàn)酣,龍?zhí)陡哽F掩雙驂。
柳花飛過楊橋路,四月江城似水南。
才過西郊橄欖風,枇杷欲老荔枝紅。
小樓夜雨烹牛膾,花巷青簾賣肉絨。
從沈先生的詩中看到,那年代臺江,已是繁華商貿區(qū)了,列炬耀如繩,千家繞屋山,酒店客棧、烹牛膾與賣肉絨等商店處處可見,時不時就會遇到呼酒客和叫買叫賣的商人。
2023年重陽節(jié),我應臺江區(qū)作協(xié)之邀請,參加區(qū)委宣傳部組織的登大廟山(古稱惠澤山)活動。這天陽光燦爛,桂花飄香,讓人心情愉悅。在帶隊率領下,我跟隨幾位文友登上大廟山頂,看著臺江那一座座高樓大廈,看著臺江那一條條繁華街道,看著臺江那一處處尚保存完好古代街道、房屋、寺廟,詩興而賦《遙夢臺江》:
惠澤山頂封王臺,詩賦篇篇頌古城。
舫船岸邊爭停泊,會館閃爍眾商行。
巷深幽幽名人出,流水小橋故事長。
明月斜照廟對寺,聚集文友話雙杭。
作者簡介:
章禮提,祖籍永泰,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報告文學學會發(fā)起人并任首屆秘書長,福建省張元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炎黃研究會會員,福州臺江作協(xié)會員。已發(fā)表長篇小說《三道情網》《霧里飄落楓葉情》《大愛無垠》,編輯出版報告文學集《福州公路文化》和《追逐夢想》。
章禮提 /文 圖片來源詳見圖注
內容來源:區(qū)作協(xié)、區(qū)融媒體中心
綜合編輯:中共臺江區(qū)委文明辦
更多精彩等你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