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臺江 | 這所學校馬上要170周歲啦?。?!
編者按
正值福州八中17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臺江區作協八中優秀校友懷著對母校的深厚情誼和無限眷戀特開展“福州八中采風行”活動重聚母校,再覽校園之景,重拾青春記憶。
光陰荏苒,眷戀依舊。
值此校慶之際,
校友們紛紛賦詩作文,
以此獻禮母校170周年華誕,
祝母校興旺發達,再創輝煌!
臺江區作協福州八中采風團在三江口校區圖書館、福州八中“吉祥號”福船前合影 陳文輝/圖
本期“一線臺江”《讀臺江》系列專欄
刊發部分臺江作家
于福州八中170周年華誕之際
為母校獻禮之作
以饗讀者
01
『走過香樟樹』
福州八中83屆
江枝鈴/文
那時的香樟樹
是打鈴是爬桿是練掌
五年后即將離開母校
那時的香樟樹
是夢想是憧憬是不舍
今天再回味香樟樹
已是
春夏秋冬的情思
同窗友誼的日歷
師生濃情的芳香
春來,新綠襯花朵
夏至,綠蔭如園丁
秋深,枯葉化泥土
冬寒,枝干傲氣骨
香樟樹
是我們的激勵
是我們的榜樣
是我們的期盼
毫無異議的
成為八中學子的守護神
枝繁葉茂是桃李滿天下
根深蒂固是美譽享四海
三百多年的成長與堅守
是吉祥山170年風雨同窗的
傳承與篤行
那高聳而立永遠散發淡雅的
執著與清香
正是一代又一代八中老師
無私奉獻的底色與氣質
如今走過香樟樹
心頭依然依戀如故
作者簡介:
江枝鈴,福州市作協副秘書長,臺江區作協常務理事。
02
『吉祥文山 源流三江』
寫在福州八中170年校慶前夕
梁華/文
臺江區作協福州八中采風團在三江口校區門口合影,校名為吳良鏞院士贈字。
11月6日,福州臺江區作協作家協會“福州八中采風團”一行人在副秘書長江枝鈴、胡萍的帶領下,唐樹賢、章禮提、羅明、林敏等會員到福州八中吉祥山校區和三江口校區參觀學習,福建省文聯原一級調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黃河清也蒞臨指導。
陳文輝老師向采風團介紹了八中的校史、校訓、教風學風和校園風采。在三江口校區,作家們參觀了現代化的學校風貌,領略了科學嚴謹、動靜交替的作息安排。
私立文山女子學院 福州晚報/圖
1853年,保福山女書院成立,這是八中最早的雛形。1915年,文山女中成立,享譽了“女狀元?!钡拿雷u。
院子里的幾棵香樟樹見證了這個歷史。現在,這幾棵香樟樹已經是百歲老人了,依然郁郁蔥蔥,陪著孩子們成長。
舒誠(前排左)、鄭君玉(前排中)、
張聰敏(前排右)、張徽(后排左)、楊瑞玉(后排右)
1938年福建省首個校園黨支部——文山女中黨支部建立,黨支部組織師生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學生們“巾幗不讓須眉”,在教會學??钙鹆藧蹏鴲坂l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舒誠、鄭君玉、張聰敏、張徽、楊瑞玉等女生是第一批黨支部的成員,把如花的青春獻給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
2017年,福州八中被確定為臺江區黨史教育基地。作家唐樹賢談起她們的故事如數家珍。有意思的是,副秘書長江枝鈴也是八中畢業的,他說香樟樹下掛的鐘還是他們81屆的畢業生捐贈的。作家章禮提是永泰人,看著香樟樹就覺得親切?,F在,這口鐘敲響的時候,隨著悠遠的鐘聲同學們魚貫而出,上學,放學,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臺江區作協福州八中采風團在百年香樟樹下合影
文山女中的校訓是“愛”。
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如愛的小溪的源頭,潺潺流淌,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
吉祥山校區中的伍哲英的青銅雕像
伍哲英青年時期就讀于福州南臺保福山女中,現在八中的吉祥山校區里有一尊她的青銅雕像。
她是那么文弱,卻在1921年創辦第一所中國人自辦的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第一醫院護士學校,并任該校校長。后任上海伯特利醫院、濟民醫院、南洋醫院附屬護士學校校長,中華護士學會第一任華人會長。建國后,任上海市第二護士學校校長,將一生致力于護理教育事業,為培養護理人才作出貢獻。曾當選中華護士學會會長,被譽為"中國護士之光""中國護士之母"。
現在,福州八中的三江口校區靠近她的祖籍地長樂,她也會很欣慰地看到母校的發展壯大吧!也許,這就是愛——淵源流長的深意吧。
臺江區作協福州八中采風團在“老校新姿 朝氣蓬勃”題詞下合影
福州八中師生進行孔子像落成揭幕儀式
在三江口校區,有一尊孔子的雕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陳文輝老師介紹說,2023年9月28日上午,福州八中舉行了“傳承家國情懷 儒風鑄造夢想”為主題的孔子像揭幕暨孔子誕辰紀念儀式。
據悉,這尊孔子像由福州八中1975屆校友潘遠志、1983屆校友潘云岑兄妹捐贈的。孔子像是綠色的,孔子寬袍大袖,平靜地拱手作揖,他謙遜地站在白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基座上寫著“‘萬世師表’孔子(公元前531——公元前479)”,學生們拿著課本,或者抱著運動器械從他的身旁經過,為學校增添了一道人文景觀。
1983屆校友潘云岑女士在孔子像下致辭
“
潘云苓在致辭中表示,在母校170周年校慶之際,在孔子誕辰2574年之日,捐贈孔子雕像能最好地表達校友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希望這尊孔子像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進一步激發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福州八中校長陳晨在孔子像下致辭
“
校長陳晨代表學校感謝社會各界對學校教育的關心和支持。他說孔子像的落成更是向師者傳遞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學為人師、德為世范的精神。向莘莘學子傳遞著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目標志向。
”
年輕時的陳一帆
作家們在雕像底座的側面發現了捐贈者所處的畢業屆別和他們的姓名,下面還有一行字,用燙金的字寫著“國際著名雕塑家 陳一帆 恭塑”。
據悉,陳一帆是我國臺灣著名雕塑家,1924年出生于福建長樂。他從1972年開始專事雕塑藝術創作,所創作的孔子塑像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被許多地方當作孔子標準像。1989年,陳一帆回到祖國大陸,定居故鄉福州,繼續藝術創作活動,并致力于弘揚中華文化,曾向中國人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加拿大布魯克孔子學院等國內外高校捐贈了15尊孔子塑像。2016年7月,陳一帆在福州辭世,享年93歲。
去世前,他把所有的模具從臺灣運過來,落地生根,陳一帆雕塑藝術館建于其福州故居內,設有陳一帆藝術創作展室、設計工作室、雕塑工作間、雕塑作品展示廳等,免費向兩岸民眾開放。陳一帆長女陳子文在開館致辭時說:“父親臨終前希望把他在海峽兩岸唯一的居所改造成為雕塑藝術館,供兩岸藝術家在此進行藝術創作和藝術交流。”努力把這里辦成海峽兩岸中華名人主題雕塑作品展示地、兩岸雕塑藝術家的交流地、中華文化的傳承地。
現在,陳一帆恭塑的孔子像永遠地佇立在福州八中三江口的校區內。就好像雕塑家的靈魂,從他的出生地長樂出發,到了臺灣,學成又回到大陸,魂歸故里。這孔子的雕像呀,也帶領著一屆又一屆福州八中的畢業生,回到自己學習的地方,從吉祥文山溯源,走出三江口閩江、烏龍江、馬江,走出中華文明的搖籃,心懷大海走向全世界。
我相信,未來是中國的,中國是世界的希望。世界從校園里鵲起,從福州八中文山樓的文脈,從香樟樹對吉祥山根的情義,一直蔓延開去,繼往開來,永不止步!
作者簡介:
梁華,海峽之聲電臺編輯、國家二級婚姻咨詢師、福建省中級茶藝師。業余熱愛詩歌和散文的創作,愛用手機攝影記錄生活的欣喜,在書法作品中探索歷史和人生的意義。
初識福州八中的陳文輝老師,她正在辦公樓底下迎接我們的到來。她見我們來了,面帶微笑,一副親切和藹的模樣,她的笑中帶點真誠,給初來八中學校的我平添一絲熟悉感。
陳文輝老師帶領我們到教學樓三樓的會議室。會議室內光線明亮,墻上掛著一副醒目的書法,上面寫著“學聚問辯 寬居仁行”八個醒目大字。
陳文輝老師為此次前來的《一線臺江》采風團成員們詳細講解了福州八中的歷史文化。她的講解生動活潑、娓娓道來,在座的大家聽得傳神。我頓然對福州八中的歷史多了一份景仰。景仰的興許是這座有170年的歷史名校何以在悠久歷史長河中經歷過滄桑巨變之后依然矗立挺拔?如那校園內蒼郁茂盛的樟樹般。
相傳福州八中在創辦初期為文山女中,享譽“女狀元校”美稱。當時,一般人家不讓女孩子上學堂讀書,女校就以孤女、貧苦人家女兒為招生對象,免費入學,生活給予照顧,廢除纏足,住校學習,課程以圣經為主,兼學算術和自然常識。
“最初的文山女中為在我省傳播西方先進科學文化起了積極的作用”,陳文輝老師深情地說,“195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接辦文山女中,同時接收福州私立開智中學和私立榕工中學的部分師生組建成立了福州八中。文山女中校訓就一個‘愛’字。到2003年校慶時,提出:‘志存高遠 篤行勤學’,一直沿用至今。到了1998年初、高中分設,福州八中只招收高中生。2013年八中三江口校區創辦。陳文輝老師說,這是當時福州市屬學校第一所封閉式寄宿制高中,同年吉祥山校區復辦初中。直至2023年,八中迎來了170周年校慶。”
習近平時任福州市委書記時
為八中題詞“老校新姿 朝氣蓬勃”
?
八中老校區內的還有這八個醒目的字引起我的興趣。那就是“老校新姿 朝氣蓬勃”。這是在1993年7月,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為八中學校題詞的?!兑痪€臺江》采風團一起在這幾個字底下合影留念。
?
?
歲月如梭,隨著歲月年輪的行進,福州八中也順應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八中的校區也從市區的吉祥山擴展到環境秀美的三江口。
吳良鏞院士相贈題字——“福建省第八中學”
福州新聞廣播/圖
隨后《一線臺江》采風團在陳文輝老師的帶領下一同去了八中三江口校區。一下車,我就看到校門口的校名——“福建省第八中學”。這個字乃吳良鏞院士相贈。
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區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圖
八中的三江口校區可謂煥然一新。初步入校門,但見校內整潔,座座建筑物挺拔林立,此時,正碰上學生們下課時分。
大家一同走訪了校內的圖書館、室內體育館、食堂、學生公寓樓等,一起感受學生們的餐飲食宿,我深深感嘆這里的學習環境簡直太好,猶如步入一所大學殿堂般感覺。這里的學生個個精神倍好,有的蹲坐在那吃晚餐,有的在操場上跑步,有的在室內體育館互打羽毛球,我看著眼前的場景,仿佛自己也回到了中學年代。此刻已是黃昏,那天空的晚霞正美,那眼前的樹葉在光的照射下越發朝氣蓬勃。
孔子塑像
校園內的孔子塑像引起大家的注意。大家一起站在孔子塑像底下默默敬仰著。
同行的有人問:“這尊孔子塑像是誰捐贈的?何時間立起來的呢?”
“這尊孔子塑像由福州八中1975屆校友潘遠志、1983屆校友潘云苓兄妹捐贈。潘氏兄妹先后從福州八中畢業,都考上了福建醫學院。他倆行醫幾十年,也回鄉義診了幾十年,潘家獲得了首屆全國文明家庭的稱號,”陳文輝老師說,“潘云苓還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州‘最美醫生’、‘福州好人’等榮譽稱號。”
福州八中吉祥山校區 福建交通廣播/圖
癸卯年深秋的一個下午,應邀前往福州第八中學采風,天高云淡,秋涼氣爽,讓人心情格外愉悅,當我從北門走進寧靜校園就看到一棵大樟樹,樹上掛了個古老銅鐘,樹下幾位女生在讀書,已有300多年樹齡的樟樹,仍然昂揚向上,生機勃勃。
紅楠樹
舒文治,陶德樹/攝
南臺山,俗稱惠澤山或大廟山,因閩越國無諸在山上被封王之故,南臺山成了“全閩第一江山”。南禪山,原來并沒有什么名氣,五代乾化年間建寺熱潮興起,官府與民間合力在小山上蓋了座南禪寺而成了名。橫山,橫在南臺山北面而得名,有人在山上挖出塊大石頭,顏形似柑橘,寓意吉利而改稱吉祥山,但讓橫山出了名,則是建于漢唐時期“福泉”驛道(福州到泉州)“橫山鋪”,那是福州南下莆田、泉州、漳州、潮州第一鋪,以歷史悠久,編制齊全而著稱。
歷史悠久的吉祥山 遇見福州/圖
福泉驛道(南路)是從冶山出發,經烏山崇軺驛(明代之后為三山驛)、經茶亭街、橫山鋪、臨津館,越過閩江北港到高蓋南鄉藤山江南鋪,然后往常思嶺(清代以后稱相思嶺)到莆田。一千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名宦、文人墨客、使節教士路過橫山鋪,留下了點點足跡。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圖
福八中校園里那棵大樟樹,走過了300多年歷程,見證了保福山女書院(文山女中)到福州第八中學170周年變化滄桑;福八中校園里那棵大樟樹,還是一年又一年成長著,仲秋時候看著一批又一批新的學子從學校大門涌了進來,初夏季節望著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走出學校大門,走向全國各地,走向世界各地……
作者簡介:
章禮提,祖籍永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報告文學學會發起人并任首屆秘書長,福建省張元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炎黃研究會會員,福州臺江作協會員。已發表長篇小說《三道情網》《霧里飄落楓葉情》《大愛無垠》,編輯出版報告文學集《福州公路文化》和《追逐夢想》。
05
『愛,讓成長看見』
黃河清/文
有這么一所學校,自成立的那一刻起
博愛,求索
便是她奮斗的目標
從建校到現在
無數風吹浪打
但是
博愛,求索
卻根深蒂固,源遠流長
并已成為她靈魂的一部分
她就是福州八中
兼容東西方教育文明
培育中華之現代精英
而今
走過滄桑的福州八中
終于迎來了風和日麗的季節
飽經風霜的身軀可以無拘無束地挺拔
福州八中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學/圖
作者簡介:
黃河清,中國作協會員,福建省作協全委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花鳥畫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出版有散文集《將石成玉》《戰地黃花香》等
來源:區作協、區融媒體中心
上述部分圖為作者供圖,其余圖片來源詳見圖示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