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 激活臺江區主題教育新動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臺江區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堅持把政策講透、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困難解好,引領廣大黨員干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扎實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一
堅持政策主張向下
讓黨的聲音聚民心
臺江區堅持夯實主題教育理論基礎,重點做好學習貫徹新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確保宣講體裁多樣化、宣講媒介多元化、宣講語言通俗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理論學習接地氣
建強用好“閩江之心大講堂”“新青年大講堂”“紅色書場”等基層宣講陣地,充分發揮“千軍萬馬”宣講隊伍和“小區第一書記”作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福州評話、伬唱等方式,讓群眾真正坐得住、聽得懂、有感悟。已開展專題宣講235次、錄制主題微黨課480余個,開展各類學習交流活動2500余場,帶動基層黨員學習3.3萬余人次。
▲2023年福建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百場社科專題報告會臺江專場暨“閩江之心”社科大講堂之“江心說福”活動
▲臺江區街道、社區領域及流動黨員學習主題教育成果交流會
黨日活動聚人氣
依托62個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陣地,打造“榕樹下課堂”“鄰情暖浦西”等特色活動品牌,組織兩新黨員、流動黨員前往侯德榜故居、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等紅色教學點參與現場特色講學30余場,帶動基層黨組織開展研討交流等活動556次,充分激發各領域黨員參與主題教育的熱情。
▲臺江區上海街道陳世明老黨員百歲誕辰暨新書發布會
▲臺江區建設局組織支部黨員赴侯德榜故居開展現場教學
用活載體有新意
搭建“指尖上的課堂”,依托“閩江之心”研學平臺和小區黨員線上組織生活群,定期推送“百期微黨課”、黨章節選、《專題摘編》等主題教育必學內容,引導黨員群眾利用碎片化時間參加主題教育,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廣大黨員、群眾“掌中”觸手可及、點指可學。
▲“閩江之心”研學平臺
▲百期微黨課
二
堅持調查研究向下
讓決策部署聚民智
臺江區第一時間印發《關于在全區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直插一線、直奔現場,到基層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切實將邁開步子找問題的“腳力”轉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領題調研作示范
區四套班子領導發揮“頭雁效應”,圍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人民城區等方面確定調研課題35個,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開展調研187次,實地察訪群眾的所急所需所盼,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為全區調研工作定調起步。
▲臺江區委書記梁棟帶隊實地察看狀元地塊征遷進度并詳細了解征遷后地塊規劃情況
▲臺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廣輝帶隊實地察看達道河及中亭街周邊建筑立面改造情況
跟題調研廣覆蓋
區直業務部門開門納諫,全面推廣“我為臺江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核心區獻策”線上調研活動,實時接收“一手”問題,組織開展線下建言獻策活動103場,征集基層黨員、群眾對城區發展和小區建設的良言益計,已梳理基層反饋意見建議245條,形成工作改進辦法舉措211條。
▲市、區政協委員聚焦福州“三寶城”開發建設建言獻策
▲“我為臺江高水平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核心區獻策”線上調研活動
細化答題出成效
以小區第一書記為抓手,深化運用“五事工作法”,聚焦長者食堂、加裝電梯、停車泊位等群眾身邊事,廣泛開展座談交流、民主評議,讓調研工作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目前累計收集群眾關切問題1020個,立項“四微”項目538個,真正把治理難點盤出來,把群眾需求管起來。
▲相關部門協商河口小區5號樓地庫積水事項
▲茶亭街道洋頭口社區邀群眾評事
三
堅持信訪接待向下
讓群眾工作暖民心
臺江區深刻把握新時代群眾工作特點,堅持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民情、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用心用情傾聽群眾急難愁盼,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
做實下訪接訪
深化“四門四訪”機制,完善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建立訪前調查準備、訪中會商研究、訪后限期辦結的工作閉環,由領導干部帶頭包案,全面摸清信訪存量,嚴格實行清單管理,自上而下、主動出擊,為矛盾化解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力量。今年以來,臺江區領導干部接訪615批728人次,辦結重點信訪事項5件、治重化積件42件,以擔當作為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臺江區委書記梁棟召開訪中會商研究
▲臺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廣輝接待來訪群眾
暢通訴求渠道
推動網上信訪工作提質增效,推進信訪工作重心下沉、關口前移,建成集小區五級網格微信群、“易說事”微信小程序、小微權力監督群等多渠道訴求表達體系,及時響應、解決群眾各類訴求,從源頭把問題化解在基層。目前已收集線上居民訴求419件,辦結率100%。
▲“易說事”微信小程序 福州新聞/圖
化解矛盾糾紛
緊緊依靠小區第一書記、社區調解專員等人民群眾“身邊人”,用好小區“鄰里議事廳”、項目一線“黨員先鋒調解崗”、社區“調解工作室”等調解陣地,開展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引導群眾理性信訪、依法維權,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累計調解矛盾糾紛1328余起,涉及金額200余萬元。
▲寧化街道福瑞社區“鄰里議事廳”
▲茶亭街道群眾新村小區第一書記、網格成員及居民召開“一長九員”工作例會,共同商議搭建停車棚事項。
四
堅持現場辦公向下
解決一線難題惠民生
臺江區堅持在一線解難題、辦實事,各級領導干部帶頭下沉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社區治理等基層一線,扎實開好現場辦公推進會,精準破題發展痛點難點,讓問題解決從“會場”到“現場”,9月以來區一級研究解決各類問題75個。
構筑城市更新“大藍圖”
現場辦公在項目一線,靠前督促工作進度,實地察看建設情況,及時協調解決難題,推動資源要素向項目集聚、項目問題在一線突破。福州三寶城項目、藍谷體育中心等45個重大項目已全面開工動建,新璽中心等54個在建項目正全面提速、序時推進,逐步形成總部+高端商務服務產業聚集。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生產指揮中心項目、2022年老舊小區整治項目等26個重大項目已提前實現竣工投產,進一步提高轄區居民的居住品質、豐富兩大商務區樓宇建設央企業態。2023年179項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已完成投資90.8%,全面提速推進。
▲福州三寶城項目
▲藍谷體育中心項目開工現場
▲國家能源集團福建生產指揮中心項目
織牢民生事業“幸福網”
現場辦公在民生一線,廣泛收集民生熱點問題,對標梳理區級為民辦實事清單,逐條實施項目化推進,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短板,推動工作重心向民生事業聚焦。深化教育集團化改革,建設區級醫院、區疾控中心大樓等,建成區社會福利中心,打造萬頤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十三橋“三位一體”養老機構等一批示范項目并加快推廣,實現“長者食堂+學堂”社區全覆蓋。今年已確定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43項、總投資5.9億元,已完成27項,其余正序時推進。
▲福州市臺江區總醫院(籌)正式揭牌
▲十三橋“三位一體”養老機構
▲福瑞社區“長者食堂+學堂”課程表
打造黨群服務“暖家園”
現場辦公在社區一線,通過優化黨群工作載體、豐富治理服務功能,發揮好黨群服務中心聯系服務群眾“第一站”的作用,推動打造成黨員、群眾近悅遠來的溫馨家園。分級分層次落實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升,計劃2023年提檔升級街道黨群服務中心2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5個,2024年完成全區50%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建設,到2025年底全面完成62個街道、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提升目標。
▲鰲峰街道福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愛心義剪活動
▲瀛洲街道瀛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跳蚤市場親子活動
來源:區主題教育辦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