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這一典型案例上了《福州日報》
活態傳承
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
——以臺江區為例
近年來,臺江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守正創新、活態傳承,讓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助力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把正方向
服務大發展戰略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參與文創走廊建設。臺江區著眼服務大局,從完善保護規劃、健全工作體系、強化隊伍建設入手,專題組織開展“閩江之心”核心區沿線、福州三寶城等重點區域非遺項目調研。截至目前,全區共挖掘梳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9項、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9項,系統摸清臺江非遺項目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積極探索非遺融入“閩江之心”文創走廊建設,依托福州三寶城,以高站位、廣視野謀劃加快打造閩都韻、國際范的文化交流展示窗口。
“閩江之心”核心區
福州三寶城 福州日報/圖
促進非遺對外交流走深走實。臺江區依托文旅部和省政府主辦的“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題活動,在非遺展品的選擇和展覽的整體設計理念上突破常規形式,活化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方式。加快推進上下杭“非遺一條街”建設,因地制宜在上下杭開展茶文化非遺交流活動,設立“時間煮茶”茶道表演區,分別展示唐代煎煮法、宋代點茶法、明代瀹飲法等傳統泡茶與飲茶文化,聚焦文化快閃、非遺展覽、活態體驗、藝術空間、文化消費等主題,開展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
壯大品牌
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為福州傳統的商貿中心、近代重要的工商業城區,臺江的老字號數量居全市前列。該區支持符合條件的老字號申報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搭建了宣傳展示平臺,支持傳統工藝技藝的傳承發展,茶亭十番音樂成為福州市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茶亭十番音樂 臺江史志/圖
根據福建省《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臺江區加大非遺項目的傳播普及力度。今年3月,“番什遛”福州少兒十番樂團成立;5月,第五屆“學子敬狀元”民俗活動在陳文龍尚書廟舉行。加強臺江區第四中心小學“十番音樂傳承基地”、臺江實驗小學“閩劇傳承基地”非遺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非遺項目傳承人參與學校特色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舉辦校園特色社團活動、開展研學等方式,打造“非遺進校園”品牌。
臺江第四中心小學茶亭十番音樂傳承基地表演茶亭十番《奏起十番迎嘉賓》 福州市臺江區文化館/圖
推動“非遺+”品牌創新,適應媒體深度融合趨勢,豐富傳播手段、拓展傳播渠道,推出優秀專題節目。臺江區文化館立足閩都文化大背景,以首批國家級非遺茶亭十番音樂為底色,創作并展演了實境體驗劇《遇見十番》;以疍民漁歌為創作元素,打造大型沉浸式民俗音樂劇《水中厝》。充分利用福州市非遺展示館、福州市美術館、臺江區文化館和侯德榜故居等公共文化設施,沉浸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體驗和學術交流活動,創作了舞蹈《馨香》、歌曲《唯有丹衷天地知》等非遺藝術精品。在藝術創作中融合非遺元素,以藝術表演展現非遺元素,既提升了文化研究成果,也促進了非遺的傳承和保護。
多管齊下
布局“非遺+旅游空間”
臺江區結合自身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將非遺作為旅游線路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策劃、設計和宣傳,提升旅游服務中的文化體驗。
《臺江旅游地圖》
臺江區出版了《臺江旅游地圖》,著力打造了“非遺游”精品旅游線路,既包含本區域兩個民間民俗文化項目(陳文龍尚書廟、張真君殿),也融入地方特色美食(耳聾伯元宵、彬德橋 時米粿)。結合閩江游開展非遺體驗,邀請非遺傳承人在游船上進行非遺面對面展示,推出宋風茶韻專場、“元宵燈火映閩江·游船飲茶品福味”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拓展休閑娛樂消費的新動向。積極探索傳統工藝、技藝的創新展示,與發展城市游、漫步游、休閑游相結合,借助轄區文旅企業的客源優勢,把古瓷修復、瓷畫體驗、茉莉花美學館等非遺項目和場所嫁接到旅游線路中,推出“海上生明月”入閩游、“詩和遠方,揚帆起航”親子游等線路產品。
“福聚三寶,舟游閩都”南公園—瀛洲河航線
“美美與共——閩藏唐卡漆畫精品展”
“雙喜福厝·月滿雙杭”杭肆云集
今年中秋,“福聚三寶,舟游閩都”南公園—瀛洲河航線開通,牛角梳、冷凝合香、久久元宵等非遺技藝齊亮相,向大眾宣傳展示了臺江區非遺的深厚內涵。國慶假期,“美美與共——閩藏唐卡漆畫精品展”在福州雕刻總廠舉行,展示了閩藏兩地跨地域、跨文化創新融合的非遺藝術成果;“雙喜福厝·月滿雙杭”杭肆云集非遺主題市集活動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熱鬧開張,給游客帶來傳承千年的非遺之美。
夯實基礎
加強研究收集整理
臺江區文體旅局指導區非遺保護中心持續在全區范圍深入開展非遺普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通過文字、錄音、視頻等手段對非遺項目進行完整記錄。2023年,臺江區新增區級非遺項目12項,申報晉級市級傳承人5名。
《古韻十番大講堂》系列教學視頻(節選)
臺江區持續開展傳承人記錄工作,先后完成非遺項目視頻錄制72份、非遺傳承人視頻錄制135份,涉及傳統音樂、傳統美術、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醫藥、傳統技藝、民俗等七大類,收集整理照片1395張,編輯出版了《福州茶亭十番音樂》《福州茶亭十番音樂合奏課程》,錄制了《古韻十番大講堂》系列教學視頻8集、《尋味臺江 留憶鄉愁》宣傳視頻8集、非遺旅游宣傳推介短視頻6集。
增強自信
助非遺傳承創新
下一步,臺江區將立足區域實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保護傳承非遺項目的底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臺江區將以福州三寶城建設為平臺,重點支持具備一定傳承基礎、有助于帶動就業的傳統項目,探索一條“非遺傳承打基礎、項目創新闖市場、民眾參與增收入”的路徑。以“閩江之心”建設文創走廊為契機,通過傳承培訓、成立協會、組織大賽、舉辦展覽等方式,提升臺江非遺影響力。以非遺融入現代產業為突破口,謀劃開展“臺江禮物”“臺江好品”評選,解決游客來臺江“買什么”的問題。充分利用上下杭杭肆文創市集優勢,為非遺傳承人在旅游空間開展傳承實踐和旅游服務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吸收非遺傳承人參與旅游產品研發和旅游服務管理,滿足游客參觀、互動、體驗、學習需求,推動上下杭“非遺一條街”建設。
來源:福州日報
福游臺江、福州名城/圖 部分圖片來源詳見圖注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