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進行時|區紀委監委:多措并舉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主題教育進行時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臺江區各級各單位扎實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在深學細照篤行上聚力用勁,把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臺江實踐的充沛動能。
區紀委監委
多措并舉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區紀委監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結合臺江區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教育整頓,在前期先行融入的基礎上迅速開展、深入落實,持續高標準高質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多措并舉深化主題教育理論學習
1
在精心謀劃中定思路明方向
第一時間傳達部署市紀委監委、區委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召開區紀委常委(擴大)會研究謀劃主題教育工作,制定印發《福州市臺江區紀委監委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實施方案》,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四個主題教育工作小組分工負責具體事務,建立主題教育工作例會、要事會商、聯絡員工作機制,密切跟蹤、及時分析主題教育開展情況,確保主題教育各項工作橫向鋪開、縱向推進。
2
在深學篤行中悟思想守初心
制定主題教育學習計劃,扎實抓好黨支部集中學習,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靈活用好小組學習,統籌排好個人學習,以支部為單位形成學習小組,充分發揮班后半小時等時間,促進紀檢監察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推動解決工學矛盾,從中汲取精神力量。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共組織安排個人學習、小組學習14輪次,組織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9場次,參加黨員干部近359人次。
3
在學思悟踐中強理論增本領
聆聽老黨員講黨課,讓初心薪火相傳,選派部分委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參加全市紀檢監察干部綜合業務培訓班學習,聯合區委黨校組織安排紀檢監察干部專題系列培訓,持續在黨性教育中鑄就政治忠誠,累計開展黨課培訓3輪次,參加人數186人次;開展系列活動,充分運用長樂江田鎮南陽村、美麗閩江展示館等福州特色教育資源,圍繞“緬懷先烈銘初心 紅色教育鑄忠誠” “追尋習總書記在閩足跡”等主題開展現場教學活動9次,參加人數125人次,教育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自覺做到“循足跡、悟思想、鑄忠魂、擔使命”。
自查自糾真查實擺推動建章立制
1
在自查自糾中邊檢視邊查擺
通過個人自學、集中學、專家授課、現場教學等多種形式培養紀檢監察干部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持續提升理論修養。注重邊查邊改邊提升,找準問題癥結,從5個方面深入查擺出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有待提升、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手段單一、貫徹落實上級部署還有一定差距、“點題整治”工作力度有待加強、案件查辦力度有所放松等5個問題。
2
在整改整治中定措施實整改
以紀檢監察干部教育整頓為契機,以推進“六個一批”為抓手,加大對紀檢監察干部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的查處,通過召開警示教育會、作風建設“明察暗訪”等有效推進干部監督管理,努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定期召開季度調研會商會,對紀檢監察業務科室、街道、派駐等單位逐一進行會商會診、檢視工作難點堵點、理清工作思路,形成正負面清單共78項,逐項落實整改。常態化實施“五項舉措”,不斷完善“四項機制”,加大執紀執法力度,增強辦案質效,今年以來,立案數、自辦案件數、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人次均有較大提升。
3
在建章立制中邊實踐邊總結
充分發揮理論學習成果,把鞏固提升謀在前、做在前,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機關制度建設,累計修訂完善各項制度16項,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進一步做實政治監督、做深日常監督、做準專項監督、做強基層監督的利器,累計運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工作理念推動重點工作、專項工作5個。如:深入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優化營商環境監督,創新開展“監督+”引領保障行動,通過實地走訪企業、設置營商環境監測點、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發現并推動整改涉及政策制度落實、干部擔當、政企服務等方面問題20個,督促完善規章制度5項,為企業健康發展培植清廉的沃土。
為民服務破難題辦實事推動發展
1
聚焦“12345”平臺辦理
把督辦“12345”平臺熱點訴求件作為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重要抓手,一手推動職能部門高質高效辦結群眾訴求,一手深挖訴求背后干部作風問題,查辦黨員干部辦理訴求件低效、回復答非所問等問題3個。針對個別街道在“12345”平臺回復群眾留言“復制粘貼”引發群眾不滿的問題,街道紀工委對訴求件經辦人員談話提醒,對時任責任領導黨紀立案審查。
2
積極推進“點題整治”工作
選取群眾關切的校外培訓機構不規范、污水違規排放、物業公司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民生焦點問題作為整治內容,發函督促有關職能部門辦結上級紀委監委公開征集涉及臺江的14條群眾留言,以推動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如,針對群眾來訪反映的某小區物業存在違規收費問題,區紀委監委聯合區房管局實地走訪督促物業整改;聯合多部門開展揚塵污染督查,推動解決建筑工地長期存在出入車輛于河邊清洗渣土等問題,用強有力的監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3
做好小微平臺基層監督前哨
建立小微權力監督群398個,實現臺江52個社區全覆蓋,入群人數近8萬人,建立周通報、周例會工作機制,設立“六個一”標準,統一規范平臺運行,督促公開“三務”事項5784項、直播943場,推動解決群眾訴求7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