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率先!臺江這些副校長,太強了!
時近歲末
臺江區4名教研員
擔任區屬小學掛職副校長
已經整整4個月
本學期初
臺江區委教育工委、臺江區教育局
在福州市率先推出
“掛職副校長”制度
“教學能手” 見證掛職成果
上個月,2023年福州市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師“教學能手”大賽中,臺江區多名年輕的小學教師獲獎,饒星怡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饒星怡,來自臺三小教育集團交通路校區,因比賽成績突出,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學能手”。
饒老師能獲得這項榮譽,與陳傳興分不開。
陳傳興
陳傳興
是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
小學數學教研員
目前在臺三小教育集團交通路校區
任掛職副校長
入校掛職以來
陳傳興將聚焦點落在數學課堂上
推動傳統課堂模式
向“說理課堂”模式轉變
加緊將年輕教師
送上更高一層平臺鍛煉
臺江教育有一項關于小學數學教研的基礎工作——“成長之星”研討展示活動。這是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3年前發起的計劃,致力于基層校數學老師成長。
此前,臺三小教育集團交通路校區的老師中,參加區級“成長之星”展示活動的人寥寥無幾?!拔胰胄:笫紫葞邮畮讉€人進行重點突破。”陳傳興說。
此外
針對課堂教學環節
如何設計、如何落地
陳傳興常與老師們深度交流
并進行專業指導
讓老師們敢于放手
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
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
“讓學習真正發生”
“專屬專家” 精準問診把脈
臺江教育系統推出
“掛職副校長”制度舉措
是希望掛職副校長立足于校
在全面調研掛職學校的基礎上
強化學校已有學科優勢
幫扶薄弱學科成長
促進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
01
在臺江第四中心小學
掛職副校長江強被譽為
“天上掉下個臺四小專屬專家”
——這是校長盧熙對他的評價
江強
江強,是福州市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數學教研員、福州市學科帶頭人。早在8月底,他就入校對將要開始的掛職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調研,了解全校數學教師的年齡結構、業務水平,為學校量身打造“四環八步”卷入式校本教研模式。
江強認為,“四環八步”卷入式校本教研模式,把原本稀缺的只聚集在少數人身上的注意力,分配給每名教師,讓教研活動實現“磨一人帶一群、研一課通一類”。
在江強的指導下,今年臺江第四中心小學數學組老師申報了一個區級課題《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課題為抓手,深入課堂研究與教學實踐,切實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江強還參與
年段教師日常集備活動
對學校數學校本作業
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
鼓勵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學習進度,設計出適合學生的作業形式,分為“小試牛刀”“學以致用”“勇攀高峰”“精打細算”4個模塊,并允許學生分層次練習。
鼓勵教師將作業與實際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
談到臺江第四中心小學這個學期的改變時,盧熙說:“教研變革如同一個支點,這個支點正在撬動學校大發展。江強掛職我校,不僅聚焦數學學科,也輻射其他學科。我們的教學質量獲得了實打實的提升!”
02
為助力臺江打造教育強區
臺江各校都努力擦亮“特色品牌”
福州市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信息科技教研員邱偉松和福州市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英語教研員林玉華,分別在福州市亞峰中心小學和福州市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掛職。這兩所學校都正處在強化特色品牌打造的關鍵節點。
擔任福州市亞峰中心小學
掛職副校長后
邱偉松舉行了一場
“人工智能創未來”會議
他與學校一起制定
凸顯人工智能特色的
科學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及年度實施方案
邱偉松
這學期
福州市亞峰中心小學開啟了
“小時光農場”項目化學習
以此為載體
該??茖W、信息科技教師
充分合作
引導學生開展
種植、養殖實踐性活動
邱偉松說:“通過真實的教育發生過程,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方面為師生參加科技創新、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等積累過程性材料、沉淀優質項目?!?/p>
邱偉松指導學校打造家庭科學實驗室、創客實驗室,開展“科學小達人”實踐性活動,開設科技社團;
依托福建省機器人科教協會“自主開源鴻蒙生態”聯盟校平臺優勢,基于開源大師兄開源硬件和獅偶圖形化開源編程平臺開展人工智能試點班教學;
深入指導學校參加臺江區科技創新賽,學校獲評區級優秀組織單位,并被推薦參加市級優秀組織單位評選。
福州市臺江區教師進修學校
附屬第一小學
是臺江“人才”特色學校
學校正加快打造英語辦學品牌
任該校掛職副校長的林玉華說:“學校目前僅有4名英語教師,我入校后首先從改變老師的理念開始。每周集備,提倡‘精備一節課’,將提升教學質量落實到每一節常態課中。”
林玉華帶領教師
全面解讀教材體系
整合單元教學內容
整體把握單元目標
建構單元主題情境
讓學生在語境帶動、知識統整、
語用體驗中
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林玉華
在剛剛結束的“智聯課堂,慧有主張”臺江區第七屆小學英語智慧課堂團隊賽上,臺進一附小的王乾清老師參加了比賽,取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她優美流利的口語,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和學生借助平板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給評委和老師們留下深刻印象。
王老師說:“以往連校級公開課都缺乏勇氣,真無法想象自己竟能在區里獲獎。這都離不開曾哲校長和林玉華副校長的不斷激勵。”
為了指導王乾清老師參賽,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信息技術老師和英語組老師通力合作,從教案設計、課件制作到設備調試、學生訓練都深思熟慮。王老師在一次次的試上中不斷改進教學設計,最后趨于成熟、完善。
掛職副校長林玉華指導王乾清老師備課
林玉華還根據學生的
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
設計活動內容
通過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
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濃厚興趣
設立英語播報、英語晨會等環節
充分開發課程資源
為學生搭建一個
學英語、用英語的實踐平臺
先行先試 提升教學質量
臺江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強表示,今年8月28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在2023年全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要切實發揮教研工作重要專業支撐作用,探索建立教師和教研員任職的“旋轉門”制度,打通教師和教研員的職業流動通道。教研員擔任掛職副校長的舉措,臺江區籌劃已久,實際上早于2023年全國基礎教育教研工作會議舉行之前。
2023年初,臺江教育系統著手建立教研員掛職制度,選派一批教研員,每名教研員扎根一所學校,擔任掛職副校長,為期兩年。
第一批4名小學教研員,涉及數學、英語、信息科技學科,履行制定工作方案、開設示范課、聽課評課、參與校本教研、導師帶教一名青年教師、診斷教學等6個方面的職責,助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特色品牌打造。
楊強表示:
真正的教研員“牛人”,應該清楚地了解一線教師教學的真實需要。一線教學需要的是真正的學科教學專家,因為學科教研需要“接地氣”。
這批教研員掛職具體學校,將進一步磨練教育綜合管理、組織能力,更能帶好基層教師群體,真正實現引領和輻射作用。
教研員與學校教師之間,應該實現絲滑轉換,臺江是先行先試。
據悉
明年,臺江教育系統
將在中學教學領域
力爭實現
學科教研員入校
擔任掛職副校長
全面提升
臺江中學教育教學質量
來源:閩都教育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