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上海街道:強產業抓服務 助推經濟發展“加速度”
2023年,臺江區上海街道始終按照區委區政府全力抓經濟、全員抓發展的工作部署,深化拓展“三爭三領三比”行動,深入實施“1234”工作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夯實經濟發展“硬支撐”,全方位推進街道經濟工作穩中有進。
這一年
上海街道的主要經濟指標
及重點工作排名、中長期專項指標
總排名位于全區前列
一
項目攻堅提速增效
上海街道凝聚“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共識,扎實開展“項目攻堅增效年”專項行動,上報攻堅增效年項目19項,街道獲評“項目攻堅增效年先進單位”。全年完成各類招商項目34個,招商工作排名穩居全區前三。
1
外出招商“有成效”
用好重點企業供應鏈、銷售鏈及相關產業市場信息,開展“二次招商”和“親情招商”。街道書記帶隊赴上海走訪庫內企業大通恒豐實業總部,引進企業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培育新支撐企業。2023年,大通恒豐集團新設子公司瑞源新科實業,成功實現納稅納統,為街道限上批發業注入新鮮血液。
上海西建設項目施工現場
上海西棚改安置房(望熙雅筑)效果圖
2
項目推進“有保障”
自上海西建設項目啟動以來,街道密切對接區直部門,取得了項目審批5天完成備案,10天取得用地許可證,39天總平通過的可喜成績。項目動工期間,對投資數據與建設進度堅持“早跟蹤,早預判”,全年共關聯生成智能停車場、智能化街區等區重點項目8個,累計產生固投及建安費用69.6億元,為全區年度固投、房地產銷售面積目標貢獻力量。
福建醫科大學醫療健康科技園效果圖
3
產業謀劃“有方向”
重點項目福建醫科大學醫療科技園一期建設全面提速,預計2024年完成企業進駐,當年投入運營、產生效益,依托福建醫科大學、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初步形成“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的產業格局。同時,積極謀劃二期建設,進一步探索“線上產業園區”建設,強化產業協作與成果轉化,打造“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科創服務中心,力爭為我區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多作貢獻。
二
創新發展不斷深化
1
著力“調結構”
以新增提升工作為抓手,結合開展“五經普”工作,堅持街道、社區聯動,實地走訪與政策宣傳齊頭并進,在實現網格化摸排全覆蓋的同時,強化“四上”新增企業挖掘,壯大街道服務業、批發業等“四上”企業庫,納統攻堅工作排名全區前列。
2
著力“提質量”
針對街道“三產”負增長面、負比增環比擴大困境,在負比增面收窄方面,對錯過“四上轉四下”時間節點且后續不再運營的企業,指導出具停業說明;在負比增環比收窄方面,對即將出現缺口的企業,與企業共同梳理遺漏數據,確保做到應統盡統;在與全區平均水平相比收窄方面,對負比增大,增長形式不好的企業,及時予以退庫。
與國藥控股專業藥房對接臺江稅務局
3
著力“強合作”
2023年11月,福州市臺江區上海街道與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街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深化人才互訪,搭建招商平臺,謀劃共建項目等方面有了新的進展。目前,線上交流會、企業對接會等招商推介與人才交流活動在陸續推動中。
三
服務保障持續夯實
1
“點對點”精準服務
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抓落實,通過周例會、月度經濟工作會,針對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閉環式推動企業服務效能持續提升,通過“一企一策”專題研究機制,協助轄區批發業、零售業重點企業解決申請大額度發票、申報地方水利基金、解除開票風險紅色預警、規范稅務簡易征收申報等多方面問題,獲得企業高度認可與好評。
企業政策宣講會
2
“店小二”對口服務
街道、社區形成人人爭當服務企業“店小二”的全員氛圍,建立“一企一群”網格化服務,為企業推送惠企政策信息,由“人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人”。強化重點企業與屬地社區結對服務,定期走訪,如交通社區對接省交規院、河上社區對接附一醫院,萬象社區對接天虹百貨等,扎實推進“千名干部幫千企”工作落實落細。同時,以黨建引領為紐帶,結合主題教育活動,組織街道社區干部與企業共同“上黨課”“學業務”“聽政策”,助力企業“夯實內功、提質增效”。
3
“個轉企”靠前服務
針對街道內商圈餐飲業多為個體戶的特點,通過建立餐飲業跟蹤臺賬,企業優質個體工商戶想要“上軌道,成規模”發展需求,指導協助其轉型升級為企業法人,匹配我區惠企政策與扶持措施。中防萬寶城“朱富貴火鍋”,萬象九宜城“寄海火鍋”、“獅遇花園餐飲”等經“個轉企”后,僅半年便全部達限升級成為街道的重點企業,成功實現了個體戶由“單打獨斗”變“規模作戰”的企業化轉型。2023年,街道企業發展與數據增長實現了“雙贏”
來源:上海街道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