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專訪——臺江區委書記梁棟:賡續歷史文脈 打響“閩江之心”金名片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落實“把福州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重要囑托,進一步推進全域治水工作,福州市河長辦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全域治水書記談”系列,展現福州市全面建設人水和諧共生的海濱城市、山水城市的優美畫卷。
本期訪談嘉賓:福州市臺江區委書記梁棟。
主持人:近年來,臺江區依托閩江最美江岸線,突出“兩江四岸”核心段的特色優勢,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閩江之心”,請您介紹下“閩江之心”的總體情況?
梁棟:“閩江之心”的核心區包括“一江、兩岸和雙島”,它的岸線長度約有4.1公里,面積約有110公頃,它串聯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蒼霞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以及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它承載了福州城市厚重的歷史文脈和人文底蘊,是福州2200年南北古城文化中軸線與5500年閩江山水文化軸相交匯的核心區域。
自從2021年2月啟動規劃設計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閩江之心”兩岸的天橋、碼頭、廣場、沿江公園等都已經完成了建設,沿岸的景觀可以說是煥然一新,這其中,特別是臺江碼頭、茉莉大街、青年會、青年廣場、青年橋、美麗閩江展示館等一些重要的節點都位于我們臺江區,“閩江之心”現在已經成為市民、游客的網紅打卡點和展示福州山水城市特色的一張“金名片”。
“閩江之心”位居2023年“海絲”文旅新項目影響力榜單的首位,獲評了“2022年全球未來設計獎”的金獎等國際級獎項,為福州榮獲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作出了積極貢獻。
福州市臺江區委書記梁棟做客人民網福建演播室。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請問在建設“閩江之心”中,臺江區有哪些具體做法?
梁棟: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閩江之心”整體提升工作。作為屬地,我們臺江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全域治水建設更加美好海濱山水城市的決策部署以及打造“閩江之心”的工作部署,著力水岸同治、以文活水,打造令人向往的詩畫閩江。
一方面,我們搶抓機遇、揚優成勢,以打造“閩江之心”作為提升城市品質、推動建設更加美好海濱山水城市的關鍵契機,從提升品質、完善配套、優化業態、強化管理等多個方面逐項對標、抓好落實,推動“閩江之心”核心區的整體提升工作提檔升級。
另一方面,我們主動靠前、積極參與,全面挖掘周邊的歷史文化源流,持續盤活商業、文旅、生態等資源,著力以文興旅、以旅促商,加快實現文旅商深度融合,展示“閩江之心”開放、時尚、青春、活力的風采。重點做到了“三個高”:
一是我們堅持高標準謀劃。在“閩江之心”核心區整體提升工作中,我們區緊緊圍繞福州山水城市特色和閩都文化底蘊,始終堅持國際化的視野、現代化的理念,突出調研論證和精品意識,對重點的路段、重點的區域、重要的節點等等開展了高標準、高定位的規劃設計,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有序推動景觀整治、功能導入、業態優化,逐步實現高品質的提升。同時,我們定期開展回頭看,確保“方向不偏,細節不丟”,打造精品的工程。
二是我們堅持高品質建設。我們區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的理念,圍繞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建設目標,結合群眾呼吁的熱點,按照近、中、遠期分批次地、精細化地開展改造實施項目,以“繡花的功夫”著力將“閩江之心”打造成為閩江畔的一幅“工筆畫”。我們通過實施完成周邊48棟樓體夜景設施的提升、三通路慢行品質提升、“大橋頭”慢行過街優化、中亭街東西片區老舊小區整治等等這些項目,逐步將上下杭、蒼霞、青年廣場、達道地鐵站等“閩江之心”的重要區域“串點成線”,有效實現了“綠化、亮化和美化”,打造了風貌和諧、動線流暢、獨具特色的城市建設新地標。
特別是我們堅持山水城市、魅力水岸的本底不變,建設了青年會前廣場的看江平臺、青年廣場城市景觀公園,完成了5公里長的閩江北岸全線貫通工程,進一步打開了看江的界面,最大限度地展現了城市的濱江風光。同時,我們恢復了蒼霞、煙臺山碼頭對渡,開通了瀛洲河等9.1公里長的內河游,豐富了親水體驗,讓市民充分感受到閩江之美。
三是我們堅持高水平運營。我們區聚焦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瞄準高端化、特色化的目標,以“一戲一園、一街四館”多元業態賦能,引入藝術表演、文化藝術空間、研學培訓、藝術展銷、數字體驗以及餐飲、茶文化等等業態,通過將文旅觀光和商業消費互相融合、互相促進,不斷激發街區的活力,打造了彰顯福州山水魅力、商業活力、人文內涵和現代氣息的“最美濱江會客廳”。在2023年的中秋國慶期間,“閩江之心”的游客量達到40.48萬人次,近期每個周末以及假期日均人流量也都突破了3萬人次。
福州市臺江區委書記梁棟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陳永整攝
主持人:作為文旅商融合樣板項目,臺江區還將從哪些方面推進“閩江之心”建設?
梁棟:對標打造省會城市會客廳、全國性城市地標的目標定位,我們區將持續深挖“閩江之心”在文化、旅游、商業、生態等方面的潛力,增添青春、浪漫、國際、時尚等元素,進一步打造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樣板項目,使“閩江之心”真正成為近悅遠來客人“非去不可的地方”。
一是我們將推動配套更全。加快實施茉莉大街、達道河沿線、臺江路街區等品質提升的項目,結合周邊的交通樞紐、公共服務、消費場景等等市民游客的需求,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做法,全面加強交通動線、建筑立面、景觀小品、商業空間等規劃建設,并且著眼打造標桿式的旅游景區,增設星級廁所、客服站點、游客集散中心、應急救助站等等公共配套設施,推動“閩江之心”功能品質提升、風格更加和諧統一。
二是我們將推動人氣更旺。結合周末以及五一、國慶、元旦等重要節點,依托四大舞臺策劃系列專場演出和文藝演出,將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大中型賽事、活動積極引入“閩江之心”,不斷提升“閩江之心”的熱度和人氣。持續推進“閩江游”提質升級,在已經有的“閩江夜游”“紅色航線”等的基礎上,再有機融合閩江全域的旅游資源,打造適宜漫步、水岸開闊、燈光璀璨的高品質的濱水空間,培育水岸結合的“一站式”閩江旅游的新模式,打響國內水路旅游的品牌。
三是我們將推動消費更熱。主動融入文創走廊建設,大力提升街區商業活力和品牌層級,著力引進超級體驗店、大型文旅企業、優質文化產業、高端餐飲品牌,助力消費提檔升級。同時,我們將通過盤活閑置、回購返租等方式,深挖街區周邊潛在性的商業資產,進一步擴充運營載體,推進“閩江之心”核心區以及上下杭、“福”文化街區、中亭街、達道水街等周邊區域聯動招商,提高“閩江之心”商業量級和輻射的能力,推動“閩江之心”、上下杭街區等聯動爭創國家級的旅游度假區,實現文旅商高質量的融合發展。
來源:人民網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