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排起長龍!百余人參與體驗!臺江這場活動,你去了嗎?
3月26日早上
在福州臺江義洲街道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健康行“百城聯動·醫路同行”
走基層系列公益活動義洲站
拉開帷幕
近百名社區群眾
參與義診咨詢
90%患者骨代謝篩查結果不達標
社區醫生留下聯系方式反復叮嚀
“醫生我這背痛了好幾個月,不知道什么情況。”
“上次鍛煉后,腿感覺不舒服。”
……
不到8點
義診現場便排起了長龍
不少患者都是因為身體疼痛
慕名前來
陳大叔腳痛了3個月,義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俞彩鳳主治醫師讓他到現場,找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風濕病科科主任、主任醫師邱磷安詳細檢查一下。
“腳腫得很厲害。”陳大叔拉著邱磷安就開始訴苦,“之前吃藥沒事,最近這3個月,吃點肉都痛,腫消不了,吃藥都不行了,幾年前測尿酸480,后來都沒測過。”
“你先去測個尿酸,在中心就能測。”邱磷安一邊安慰陳大叔,一邊彎下腰說:“陳大叔吃的藥對急性發作期無效,要止痛得先降尿酸。”
始終在一旁學習的俞彩鳳認真聽著邱磷安的診斷,隨后寫下自己的聯系方式給陳大叔:“后續治療可以直接找我。”
在義診過程中發現,不少老年人都是實在痛得忍受不了才找醫生看,邱磷安為20人開出了免費骨代謝指標篩查的檢查單,其中18人未達到最低標準數值。
俞彩鳳醫生與他們互換了聯系方式,未來將由社區中心為他們提供后續的精細化治療、管理等全程追蹤服務。
00后尿酸高夜尿多
醫生提醒少喝奶茶
00后小林(化名)對著福州市第一總醫院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楊楓小聲問:“我夜尿多,尿酸高,會有問題嗎?”
楊楓主任醫師耐心地為她解答,讓她繼續觀察、治療。
等她走后,楊楓醫生嘆口氣跟記者說,大多數年輕人尿酸高、夜尿頻繁都是因為腎臟受損、腎小管堵塞、腎臟濃縮稀釋才出了問題。
楊楓說
腎病的臨床表現和病理是不匹配的,有可能發現自己夜尿多、蛋白尿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被稱為“隱形的殺手”。
在社區,不少尿毒癥患者都是因為前期沒注意導致的惡化,所以前期飲食上就盡量避免奶茶、火鍋、燉品等高尿酸的食物,多喝水,并且進行系統的治療。
89歲老人嚴重慢阻肺
醫生耐心溝通半個多小時
福州市第一總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胡穎接診了一位89歲的慢阻肺患者,這位老人氣喘了很多年,現在走路快一點都喘,話也說不大聲。
胡穎與老人聊了半個多小時,在斷斷續續的講述中,胡穎了解到,老人家在用藥方面很不規范,比如把急救的藥長期使用,而需要長期使用的藥不舒服時才用,這就導致之前的治療效果不太好。
這半個多小時,胡穎一直在給老人普及疾病的規范管理、治療等,她感嘆,慢阻肺的規范管理和治療任重道遠,需要廣大社區醫生的辛苦付出。
專科培訓精準應對社區需求
活動現場,臺江區義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周邊的衛生服務站、門診部與診所等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培訓也準時開始。
邱磷安教授為社區醫生帶來《骨質疏松基層診療指南》,從60多個基層指南中,篩選出適合當地社區的中醫診療指南,并叮囑社區醫生多翻多學,勤問勤實踐。
楊楓主任醫師則帶來了《糖尿病腎病的綜合管理》,從專業角度闡述這類疾病的治療、標準、臨床分析、用藥等知識。
胡穎副主任醫師將義診時遇到的老人病例與參加培訓的社區醫生們分享,提出了慢阻肺的自我管理中11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力爭通過規范治療,減輕患者癥狀與負擔。她希望在以后日常工作中,社區醫生能將這些理念輸送給患者。
讓全科醫生專科化
實現師與徒的“無縫對接”
臺江區義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娟惠表示,健康行走基層首場義診活動落地中心,她非常開心,因為在日常診療中發現患病人群很多都無法判斷自己是否有骨質疏松,醫務人員對這塊的認知也有待加強。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病例,有人接受了醫生建議開始重視,治療后,如今70多歲了,身體還是很堅挺、走路輕松;但也有人沒聽從醫生建議,一年年看著她身體退化,最終彎了腰駝了背,臟器被擠壓……”張娟惠主任感嘆。
骨質疏松治療后,需要長期跟蹤,社區醫生是全科醫生,每年都會對病人的健康檔案進行追蹤、更新,對于這類患者能夠實現全面的健康管理。
“這次義診是個摸底也是個開端,”張娟惠主任介紹,中心指定主治醫師俞彩鳳作為骨質疏松項目的負責人,希望能與邱磷安主任之間形成無縫對接,有困難有問題馬上就可以通過線上、線下進行咨詢解決,未來希望每一個專科有一個醫生負責,在強化全科醫學科建設同時引進和培養專科人才,實現全科和專科協同發展。
來源:福建衛生報
? +
+
公開征集
請大家積極報送日常新聞線索(圖片、文字、視頻等)至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郵箱,我們將擇優刊登。
電子郵箱:
tjqrmtzx2021@163.com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