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協和醫院這位醫生,厲害了!
說起《巴黎圣母院》
許多人對“鐘樓怪人”卡西莫多
都不會陌生
他長相丑陋、脊柱扭曲
經歷了悲慘的一生
在現代社會,脊柱側彎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畸形,其特點在于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向側方彎曲,形成帶有弧度的脊柱形態,或伴有椎體旋轉。
當前,隨著體檢季的到來,脊柱側彎的發現也迎來了高峰期。特別是在青少年群體中,由于生長發育特點和不良生活習慣,脊柱側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來看一個例子
???
小雨(化名)今年12歲
患有嚴重脊柱側彎
家長四處尋醫
希望為小雨找到
脊柱側彎畸形有效治療方法
經同為醫務人員的親戚介紹
小雨父母決定到福建協和醫院脊柱外科
求助廖忠、崔為良主任團隊

經團隊討論
小雨的脊柱側彎是嚴重的脊柱三節段彎曲類型,可以通過手術中的截骨松解后,再在全段畸形椎體中置入共30枚椎弓根釘以達到矯形作用,幾乎可以復原原有的正側面生理力線的狀態。
為什么要置入這么多釘子?
廖忠主任介紹,只有把整個固定節段的椎體都分布上有矯正力度的釘子,才能更好地分布每個釘子的矯正力量,讓力的傳導分布更均勻,達到三維矯正的效果。
本次手術難點在于畸形最嚴重的部位置釘矯正,因為該處往往是變異最大、置釘最困難的地方,也是矯正度數方向和固定把持力最大的區域所在,是一項艱巨又困難的技術活。
如果以常規方法置入這么多釘子,需要反復術中X線透視或導航調整置釘,不僅繁瑣而且增加放射損害。有時釘道發育異常,還得靠手動尋找釘道,費時費力,甚至不得不放棄該部位的釘子置入,影響矯正效果。
徒手置釘 手術成功
廖忠和崔為良主任團隊,采用了國內外多家脊柱畸形矯正中心通用的徒手置釘方法,減少患者受到的醫源性放射損害和手術時長。
團隊醫生還和麻醉科醫生密切配合,讓手術區的出血量降低到每分鐘2毫升以下,達到非嚴重畸形的側彎手術無需輸血的要求。最終,手術順利完成。
廖忠主任介紹,對于極重度特別僵硬的脊柱畸形病人,還可通過頭顱和骨盆的牽引來減少術前的畸形角度,增加脊柱的柔軟性,降低手術的風險和難度。目前,這項技術只有在國內少數醫院開展,福建協和醫院便是其中之一。
此前
廖忠團隊還曾經救治過
側彎角度達216度的
嚴重僵硬性的脊柱畸形兒童
這是福建省目前為止見諸報道的
最嚴重側彎畸形的患者
如今患者已恢復正常生活
從福州某重點高中畢業

福建協和醫院是民政部中華慈善獎的智善基金簽約的福建唯一一所三甲醫院,為廣大青少年的脊柱畸形患者手術提供5萬元以下的現金資助,申請通過率達90%。
來源: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福州晚報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