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市、區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活動
10月16日上午,臺江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市、區人大代表圍繞臺江文化建設情況開展會前集中視察活動,為即將召開的市、區人民代表大會做好準備。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余永俤,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陳林參加活動。
視察組一行在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開展視察活動
視察組一行在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展館開展視察活動
視察組一行在河口印記展覽館開展視察活動
視察組一行在南公河口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開展視察活動
視察組一行在臺江區博物館(民俗館)開展視察活動
視察組一行首先前往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感受福州藝術美術行業的精湛魅力與國潮復興的跨界融合;在河口印記展覽館,代表們認真聆聽講解,深入了解南公河口作為中外友好見證地的發展變遷和獨特歷史意義;走在南公河口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實地感受古街非遺業態的韻味與活力;來到臺江區博物館(民俗館),在這里領略臺江豐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通過此次集中視察活動,市、區人大代表對臺江區文化建設的現狀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代表們表示,將以此次視察為契機,進一步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建言獻策,為推動臺江區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也希望臺江區繼續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持續創新表達方式,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積極探索文化發展新模式和新路徑,努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創建于1956年,是福州工藝美術行業年代最早、歷史最長的企業。現通過修繕、翻新、活化利用,將呈現一個以“傳統工藝+國潮復興+文化休閑”為主題的業態集聚地。
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
南公河口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組成,是中外友好見證地、琉球鄉愁承載地、外貿港市空間展現地,將圍繞“海絲朝拜異國風情”主題定位,打造集海絲印記、貢賜文化、異域風情于一體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南公河口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臺江區博物館(民俗館)于1993年正式成立,場館為面積約530平方米的仿古式建筑,坐落在南公園內。常設展覽由文化淵源、民間習俗、民間風情三大板塊組成。內容涵蓋了臺江各個歷史時期的風貌,包括江河文化、地名文化、商貿文化、廟會文化、節俗文化、食俗文化等,猶如一本微縮版的臺江史詩,讓民眾深刻地了解臺江,認識臺江。
臺江區博物館(民俗館)
來源:區人大常委會
陳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