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雜志關注臺江:“打深井”式審查調查揭開腐敗“隱形衣”
近日,《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刊發文章《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系列報道(上)緊盯重點 一查到底》,其中提到臺江區紀委監委的相關經驗做法:“打深井”式審查調查揭開腐敗“隱形衣”。一起來看原文。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4年第20期封面截圖。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報道臺江區紀委監委相關經驗做法。
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深化反腐敗斗爭必須突出重點。與傳統腐敗、顯性腐敗相比,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更具偽裝性、欺騙性、迷惑性,呈現出腐敗主體隱形化、行權方式隱蔽化、斂財手段市場化、利益實現延遲化等特征,發現和查處的難度更大、危害更深遠。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必須準確把握腐敗階段性特征和變化趨勢,緊盯重點、一查到底。
【實踐有方】“打深井”式審查調查揭開腐敗“隱形衣”
前不久,福建省福州市臺江區紀委監委在查辦區國投集團原副總經理林某某案件時遇到了難題——“林某某通過親朋好友出面受賄,用他人銀行卡進行花銷;最大一筆百余萬元的現金受賄,也是本人不出面、遠程遙控朋友去取。”專案組工作人員說,這種“隱形術”大大增加了審查調查的難度。
“路障”當前,專案組采用“打深井”的方法破解。圍繞腐敗問題線索深入挖掘,穿透隱匿的權力“地層”,窺見深埋在“地下”的真相。審查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注重把握整體,不僅著眼于違紀違法人員自身,還結合林某某的家庭情況、職務特點、權力空間、人際交往等因素,認真研究利益相關人員,對重要關系人依法進行調查,從每一次供述和每一筆小額資金流向中找尋突破口,從關系人供述和外圍調查中掌握線索。
在專案組的不懈挖掘下,案件調查開始撥云見日。其外甥李某承認曾受林某某指使,從謝某處取走10萬元現金,并存入其個人銀行賬戶后將該銀行卡交予林某某使用。此后,工作人員又相繼深挖出7名涉案人員的問題線索,其中施工方高某、謝某、何某、胡某等4人涉嫌向林某某行賄。
經查,2014年6月至2023年春節前,林某某在臺江區相關工程項目招投標等方面違規為項目承包人提供幫助,先后收受賄賂共計200余萬元人民幣及面值數萬元的超市購物卡。2024年7月,林某某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受賄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近年來,臺江區紀委監委緊盯國企、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查處力度。2023年以來,該區紀委監委共留置受賄人6人、行賄人7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300余萬元,追繳行賄人不當得利2300余萬元。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