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在臺江開了家店,火了!好多人都去→
鑰匙掛在門把手上
消費者自行微信轉賬付款
形同虛設的視頻探頭
……
最近
福州臺江一家名為
“西紅柿藝術商店”的文創小店
在社交平臺小紅書上頗為火熱
吸引了不少福州年輕人前往探店
今天
我們也一起去瞧瞧~
01
不愛交流的她卻喜歡開店掙到了第一桶金后……
這家無人自助小店位于臺江一個老舊小區深處,僅有幾平方米,擁有琳瑯滿目的文創商品,也散落著店主留下的“使用說明”,唯獨沒有店主和服務員的身影,承載著一個年輕人,誠實面對自己、真誠看待他人的故事。
西紅柿藝術商店的店主昵稱“西紅柿”,生于1993年,寧德人。據介紹,其家人是做茶葉生意的。由于父母經商的緣故,她的人生前30年,在福建和山東待的時間基本各占一半。
2018年,西紅柿聽從家里安排開始接手茶葉生意,獨自在濟南開茶葉店,但一直無法適應。“銷售需要有很好的交流能力,但我不愛交流,就想待在自己的世界里。”西紅柿說,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她愛喝咖啡、愛買文創產品,茶葉店里都擺著咖啡機和各種稀奇古怪的文創。
2023年,西紅柿終于決定關停茶葉店。一開始,她想開咖啡店,但研究了半年,覺得利潤空間不夠,就放棄了。后來,她干脆利用原來買的一堆文創產品,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開了一間雜貨鋪,掙到了第一桶金。“那時候剛好趕上濟南刮起一股‘探店風’,每天的營業額都有2000多元,很掙錢。”她說。
北方冬天寒冷,西紅柿說,她一個冬天出門的次數可能不到10次。跨過30歲的門檻后,西紅柿決定回到南方,“想找一個能穩定發展的、自己喜歡的城市”。于是,西紅柿選擇了離家近的福州。
2024年11月,在福州,西紅柿如法炮制了濟南的模式,找了一間每月租金只有幾百元的店面,用1萬多元的啟動資金,開了一家文創商店。
西紅柿表示,自己開茶葉店的那幾年雖然沒有大賺,但也不虧本。她擅長互聯網運營,知道如何抓住消費者的“買點”,包裝自己的小店。她有自己的營銷方法,采用合作的模式,讓五六十名藝術工作者把作品放在她的小店售賣,自己從中抽成。她也深刻把控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只售賣價格相對實惠的文創產品。
02
從試水到“流量密碼”的蛻變
去年春節,西紅柿打算回老家過年。想法一向天馬行空的她,想到了“無人自助”,把店鑰匙放在門口,讓顧客自己挑商品、付款,后來發現效果不錯。春節“試水”后,西紅柿發現自己也能從中受益,“一整天待在店里,對我自己也不好”。于是,無人自助的模式保留了下來,甚至成為了新的“流量密碼”,源源不斷吸引著獵奇的年輕人。
從支出和收入來看,西紅柿的無人自助文創店沒有賠本,也沒有賺大錢。無人自助模式開始后,西紅柿很少查看公共視頻。“有一天我心血來潮調看了視頻,發現一個顧客多拿了一件商品。”西紅柿說,這個顧客付錢后,過了不久又發了一個紅包給她,但她沒收。“她什么也沒說,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辦。我做這個本來就不是掙錢的買賣,期待值很低。”西紅柿說。
03
想清楚明白后過一種“躺”也能贏的生活
除了文創小店,西紅柿還在店所在的小區里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住宅,把其中一個房間做成民宿,租給在福州有短期住宿需求的人。靠著文創店和民宿,西紅柿過著低成本但自由隨心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傍晚去買三塊鳳梨酥留著第二天當早餐,想起來就去文創店理貨……看上去我在‘躺平’,但我是把所有東西都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后才‘躺’的。”西紅柿說。
最近,西紅柿給自己買了一份重疾險。她說,自己有自信,能靠著積累的經驗和能力把任何一家店“做起來”。“只要生活抓住了重點,后面好像都是很輕松的。”她說。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