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面向社會公開征集“遷臺記憶”檔案文獻的公告
據考證,臺灣與大陸曾經通過一條隆起的海底淺灘連成一體,這條海底淺灘被稱為“古陸橋”。遠古大陸居民通過這條陸橋進入臺灣,成為臺灣最早的居民。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根植于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意念。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無論走到哪里,無論歲月如何變遷,與家鄉有關的人、事、物都承載著對原鄉的離愁別緒。
“遷臺記憶”檔案文獻正是兩岸文化、歷史、地緣緊密相連的佐證,可以從多個方面講述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與故事。這些檔案文獻承載了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是增進臺胞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的重要載體。通過串聯珍貴史料,以延續血脈中的記憶,期待一場久違的奔赴。即日起,臺江區臺辦、臺江區檔案館長期面向海內外公開征集“遷臺記憶”檔案文獻。公告如下:
一、“遷臺記憶”檔案征集范圍
遷臺記憶檔案的范圍包括從大陸前往臺灣的族群、團體、個人等在兩岸往來的過程中留存下的相關文書、信件、照片、證件、圖書、方志、族譜、地契、票據、實物、回憶錄或口述資料等不同形式載體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資料。
二、征集形式
本次征集活動以自愿捐贈為主,所有捐贈檔案文獻歸國家所有,原件將永久保存至臺江區檔案館。
臺江區臺辦、臺江區檔案館將向捐贈的機構、團體或個人頒發捐贈證書。
三、征集要求
要求捐贈的檔案文獻資料內容真實,照片錄音或實物應為原始記錄,提供具體的日期、地點、人物以及攝錄者等信息,并附簡要文字介紹。
四、征集日期
即日起,長期有效。
五、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臺江區檔案館
聯系人:高菁菁
聯系電話:0591-88306083
聯系地址:福州市臺江區學軍路92號(信封標注“遷臺記憶”)
電子郵箱:1409062090@qq.com
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福州市臺江區檔案館
2025年3月29日
來源: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福州市臺江區檔案館